构建同向同行、同频共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着力点

发布日期:2020-10-19    浏览次数:

[摘 要]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精神,合力构建好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应特别注重在两个维度上再聚焦、再发力:一是强化顶层统筹,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各系统在教育主题和教学主旨上同向同行的整体性,把有传统的事情做得有系统,把有高度的事情做得有深度;二是优化队伍素养,细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各主体与时代风貌和学生认知同频共振的契合性,把有强度的事情做得有精度,把有道理的事情做得有情理。

队伍素养 顶层统筹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颁布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总结以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历程与经验的基础上,以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为导向,以建立健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为关键,提出了“健全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加快构建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1]的明确目标,并从理论武装体系、学科教学体系、日常教育体系、管理服务体系、安全稳定体系、队伍建设体系、评估督导体系七个维度阐述了构成体系的各子系统具体的任务要求。这一文件的出台不仅恰逢其时,有助于着眼当下,从运行上夯实和巩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多部门协同联动的既有成果;更有助于着眼未来,从制度上提升和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效能。一定意义上讲,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的必然基础和前提。也可以说,从全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到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表征的是我们在以往注重工作质量实效性和亲和力的基础上,要将整体性和协同力的显著提升当作未来质量提升的重要着眼点和着力点。

随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工作从“精心谋划”阶段进入“精准施工”阶段,在加快构建这一体系的诸多要素中,笔者认为,我们应特别注重在以下两个维度上再聚焦、再发力。

一、强化顶层统筹,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各系统在教育主题和教学主旨上同向同行的整体性

众所周知,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相互联系组合构成的一个整体。就体系自身的发展性来说,如果体系内各系统能够彼此之间形成合力,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围绕目标齐心协力地运作,就能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反之,如果一个体系内部相互离散,缺乏整合,缺少衔接,不仅会诱发内耗,各系统都将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还会导致资源浪费,致使整个系统陷于混乱无序的状态,极易形成1+1=0的“边际效应递减”。

高校现有的整个管理体系,包括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分科执掌、分层负责、垂直纵向的科层组织架构。这一架构在本身组织的特质上,天然也带有不同子系统间的运行封闭性与子系统自有的功能扩张性。这一特质也导致了倘若缺乏顶层设计和整体统筹,就极易造成现实中不同系统间有机联系的匮乏和彼此割裂的固化。它也往往导致在教育内容共融、教育时空共振、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尽管各方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投入很高,但却在学生实际的获得感上存在着“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区别,在工作质量上更呈现出“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差异,尚未完全有效地支撑起教育目标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同心结构。现有工作体系整体性不足的这一弱项,不但影响着整个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效能的最大化,也极易形成前述体系碎片化运行中的各种固有弊端。

研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青年教育观,我们不难发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同向同行为建设目标的“协同论”,是把“为谁培养人”的使命、“培养什么人”的规格落实于“怎样培养人”的途径上的逻辑中介,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等重要论断的语中之义。毫无疑问,“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系统协同,必然来自顶层谋划。因此,要以学校顶层设计的统筹性,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各系统同向同行的整体性。在实践中应特别强化两个靶向:

一是强化课程教育与课外教育在教育主题上同向同行的顶层谋划。实事求是地说,在《意见》所提出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七个系统中,属于学科教学体系的课程教育,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属于日常教育体系、管理服务体系、安全稳定体系的课外教育,即我们大家熟知的思想政治工作,客观上存在着在同一时段教育主题着眼点和着力点的指向差异。前者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学理性,教学内容的稳定性、持续性,与后者在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当下性,活动内容的鲜活性、变动性之间,呈现出显而易见的不同教育特点。以往的问题也恰恰是因为这些差异与隔膜,才造成了教师在课内课外传导主题的不关联,学生在不同时空获取主题的不衔接。而由此形成的一个个碎片化信息板块与“教育孤岛”,非但不能从整体性上构成对教育主旨一体化的“同向”,也很难从贯通性上构成对教育要义多维度的“同行”,不利于学生的学、思、用并举和知、信、行统一。

由此,在学校层面,应按《意见》所提出的,在部署年度工作思路、确定本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点的时候,一定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规划的主导作用。“要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加强体制机制、项目布局、队伍建设、条件保障等方面的系统设计”。[3]要在深刻领悟时代要求和把握学生需求的基础上,通过设置集中统一的教育主题、规划分工实施的教育方案、确定同频共情的教育载体,同步谋划,集约实施,推进一体化,注重统筹性,进而确保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主题在不同系统、不同时空、不同载体上的主旨一致性与相互关联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最大化地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容、思想文化建设的宣传内容等紧密融为一体。实践表明,只有强化学校领导集体对如何做好课程教育与课外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的集中规划与顶层设计,各子系统才能明确目标、分工合作、集约资源、协同推进。只有把有传统的事情做得有系统,才能以整个体系的合力构成育人整体的张力。

二是强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教学要旨上同向同行的整体统筹。在中央各项指示精神推动和各级党委的引领下,近年来高校课程思政的推广率和渗透率显著提升。不少高校以基层党建为抓手,党员教师率先在专业课程中主动与思政课程相关理论对接,进行了积极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必须承认,由于这一教育教学探索还处于起步阶段,现实实践中仍有许多亟待完善之处。

从授课内容上看,即便是在一些课程思政的示范课上,优秀的专业课教师要想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要求像盐溶于水而不是像油浮于水一样有机融合到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而用专业学科之“事”传思想政治教育之“理”,也并非易事。这非是教师自身不努力所致,毕竟不同学科背景下的“术业有专攻”是教师的一种常态。

从授课形态上看,对于本身就具有视觉、听觉体验性和表现力,擅长唤起人们情感和兴趣的课程,加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相对容易;而学理基础较为抽象、偏于工程实操的课程,有机融入的挑战度就很大。而后者在高校整体课程门类上,却是开设最广的。不言而喻,“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枝独秀”毕竟不如“春色满园”。

从授课的教学素材运用上看,一方面是由于专业课教师对每门思政课程的教学理论要点整体上并不通晓,受自身学科背景影响,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要义也把握不深,因而在课程思政教学中难免出现蜻蜓点水般的浅尝辄止,或是流于表层的浮光掠影;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在授课时所积累的、对学生有直接针对性和吸引力的大量专业教学案例,或是结合学生的学科专业背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又不为思政课程的教师所了解和借鉴,导致思政课程通论性过盈而针对性不足、概念性过多而鲜活性匮乏的问题依然还未真正解决。不同专业的思政课堂用一个常规教案的千篇一律的现象并非个别。简言之,由于在课程资源共享、育人资源共用等方面,既有的“最后一公里”并没有完全导通,因而虽然初步形成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形式上的“同向”,但贴合专业背景的思政课程和切合哲思情境的课程思政,真实的“同行”依然在路上。

为此,在学校层面,应按《意见》所明确的,“统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4]通过顶层设计与整体统筹,不仅注重在文史哲、经管法等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中,要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思政课程的核心内容,作为统领课程的“定海神针”,让中国特色与国际前沿相伴相生;在理工农医这些自然科学类课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与科技伦理、工匠精神等思政课程的基础内容,作为建构课程的“定向罗盘”,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辅相成。同时,还要注重专业课程的有效教学资源,如经典案例、实训基地、实习场景等,对增强思政课程教学内容针对性和鲜活性的反哺作用。高校应引领教学科研系统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以建设一流学科的心力和打造一流专业的身手,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教学资源上的相互支撑搭平台、建机制、保运行、抓落实,构建在教学要旨上同向同行的体制机制。实践表明,只有提升学校领导集体对如何办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认识,完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全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的集中布局与顶层统筹,推动两类课程的教学资源在思想性与学理性上相互贯通,在针对性与鲜活性上彼此借鉴,才能有效消解思政课程的概念化和课程思政的标签化。只有把有高度的事情做得有深度,才能以整个体系的功力构成育人整体的活力。

二、优化队伍素养,细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各主体与时代风貌和学生认知同频共振的契合性

队伍体系是《意见》所论及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其他六个维度运行的承载主体,其自身建设与发展的水平直接关系着整个工作体系的质量。在学生眼中,高校中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是教师,因此,每位教职员工的言谈话语所蕴含的政治品格、行为举止所体现的师德师风、学术操守所代表的职业素养,都是“行走的思政课”。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不仅在于课堂上怎么说,更在于课堂之外怎么做。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高端学者专家队伍、专业课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党务工作队伍、管理队伍等高校各类教职员工队伍,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组成部分,都担负着立德树人、行为世范的教育使命。

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纳入高校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范畴,成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重要的绩效考察指标,既往队伍建设中数量不足、合力不够的问题,确实得到了明显的改进。然而,不少方面“同一首歌”的表层下,依然存在“各唱各调”的短板,而未与时代风貌和学生认知形成“美美与共”的和声。关于队伍建设体系,《意见》从培养、保障、激励、考核等角度作出了相应的制度安排。由此,高校不仅应与《意见》同频共振,在学校自身制度的衔接落地上下“实”功夫;更应以这些制度为导向,优化队伍素养,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各主体同频共振的契合性上,在以下两个方面下“细”功夫:

一是优化队伍整体的思想素养,细化各主体思想政治素质与新时代社会发展走向同频共振的契合性。显而易见,高校各主体的思想素养和当下社会人们的思想形态一样也是多元多样的,主体性、变动性、复杂性都很突出。加之高校又身处意识形态的前沿,不少错误的社会思潮往往以学术的面目乔装登场,各种谬误与伪言也常常凭“独立见解”的标签赢得青睐。这种表象相似性与本质分殊性是时常弥散在教职员工思想舆论场上的“雾霾”。由于教育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高校就绝不是随兴而聚的“茶馆”和自说自话的“书场”。教育者的职业特性也决定了整个群体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教育者首先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大境界、大胸怀、大格局,就谈不上给学生指点迷津、引领人生航向。虽然当下国内新冠病毒的传播已经被精准防控,但意识形态领域的“病毒”就像现实中的情形一样,日后不仅会继续出现散点式的聚集性传播,还有可能随着国内外情势的变化而出现各种变异。在当下国内新冠病毒被基本阻断和全面消杀的同时,思想病毒的感染扩散依然处于需要警醒的“高风险”。对于社会舆情的流变态势及其对人们思想意识的影响,应当意识到:倘若体系中各主体的思想观念因失偏失准脱离了新时代的思想轨道,肘腋之疾也可成为致命之患。

所以,在细化各主体思想政治素质与新时代走向同频共振的契合性上,我们要针对各主体的岗位职能、育人特点、认知习惯和信息接收方式,直面问题,制定分层次、有重点、多途径、接地气的教育轮训方案。要注重在政治素养层面,引领队伍体系与《意见》所述理论武装体系的契合性。通过加强政治引领、厚植爱国情怀、强化价值引导,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育,让各主体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立场观点方法,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从而具有保持“四个自信”的定力,形成“两个维护”的自觉。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在意识素养层面,引领各主体与当代中国人民鲜活实践的契合性。疫情防控中普通人、平凡人的平凡之举中所蕴含的不平凡,不仅对学生来说构成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最佳教案,而且也是对教职员工的人生价值观和职业奋斗观产生鞭策和对照的最优教育。它也使得从疫情防控的各项部署到今年“两会”的各项举措,“人民至上”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更加彰显。所以,我们要利用身边的榜样,“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引导各主体感知和学习人民群众“奋斗有我”的伟大力量,体验和参与“使命在肩”的攻坚进程,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与人民同心同德,将自身职业价值融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社会价值。只有把有强度的事情做得有精度,才能以整体队伍的心力形成育人整体的定力。

二是优化队伍整体的教育素养,细化各主体教育形态取向与新时代学生认知倾向同频共振的契合性。众所周知,今天高校“95后”、“00后”的学生群体是伴随移动互联网成长起来的网络“原住民”。因价值认同的相似性、喜好偏爱的雷同性、情绪状态的一致性而以熟人关系形成、凭情感关系维系、以同质化为特征的网络圈层及其文化场景,已成为当下学生接受、交换、分享各种信息,形成主体认知的主要空间。但与现实中多维的人际交往有所区别的是,在某种意义上被称为“信息茧房”的这一空间中,认知的相互选择往往首先是基于情感的彼此认同,行为的一致性常常发端于观念的相似性和情境的感染性。而这样的接受习惯和认知倾向,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也已从网络空间延续到现实空间。这种认知倾向启示我们,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也无论是课程教育还是课外教育,要引领学生形成对学理的认同和共识,首先是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与他们形成心理上的共鸣与共情。正如列宁指出的:“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会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5]

值得关注并探究的是,在当下的网络信息传播中,社会共性情绪既是各种舆情形成的缘由,也是舆情不断扩散的动力。它所形成的暗示和感染,成为舆情在多大范围内形成聚焦、信息在多大程度上获得推送的重要因素,成为某个事件不断传播、舆情不断产生的内在动力。一些突发事件往往与网民特定的认知模式相互激发,致使舆情在弥漫中不断叠加强化,加剧了特定观点和情绪的快速传播,形成汹涌的舆论潮。可以说,所有舆情下的思潮都是在某个点上与公众的认知、心理和情感产生共情的结果。

由此可见,对于作为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而日渐寻常的“共情性”认知倾向,问题的关键不是如何去防范,而是如何来构筑,因为心灵的共振需要情感做纽带,思想的共鸣需要情感去撞击。带着情感温度的思想才能力透纸背,共享情感温度的心灵才会彼此共振。倘若我们在教育形态上,仍停留在自说自话的自我满足中,最终就会导致“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尴尬落寞。每年一度的毕业季,离校的学生对宿舍管理员阿姨的依依不舍、对学生食堂档口打饭大叔的殷殷告别,乃至于对校园中值守的保安小哥的真诚致谢,都是对这种因“共情”而产生的同频共振的生动诠释。

因此,在细化各主体教育形态取向与新时代学生认知倾向同频共振的契合性上,应注重引领作为教育者的各主体。首先,要细化教育问题的导入设计,构筑共情的话题基础。不管我们的岗位处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的何种位置,我们自身是何种职业角色,每一位教育者都要真切关注学生的关切,根据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各个年级学生的思想认知状况实际,从学生聚焦和困惑的现实问题出发,而不是从既有的概念和结论,甚至是自问自答的假命题出发,更不是从缺乏换位思考、流于简单粗放的“蛮问题”出发,精准地建构好可以彼此交流的思想平台,改变“学生想听的不讲、学生认同的总说”的“自嗨”,真正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公众号”,成为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的“集结号”;真正使学生眼中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是呵护他们人生成长的心灵朋友。其次,要细化教育问题的展开环节,构筑共情的激发场景。网络媒体平台上各种短视频、微新闻的流量聚集,不仅代表着直观性、感受性的视觉力量,也在相当程度上传递着暗示性、感染性的思想力量。任何一则刷屏的信息,往往都来自一个看似平常、但并不寻常的感人细节场景。由此,在教育问题的解读、分析和回应上,要引导教育者改变宏大叙事的既往习惯和居高临下的过时身姿,善于以思维的敏捷性和思辨的深刻性,捕捉细节,于普通中发现伟岸;提炼细节,于简单中创设暗示;升华细节,于平常中传递感染。只有把有道理的事情做得有情理,才能以整体队伍的魅力形成育人整体的磁力。

参考文献:

[1][3][4]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EB/OL].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253/202005/t20200511_452697.html.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5]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17.

(冯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党委办公室,北京100070《思想理论教育》2020年第09期) 

宁夏大学新闻网 | 宁夏大学报 | 博亚论坛

版权所有:宁夏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