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党委中心组2012年理论学习材料第3期

发布日期:2012-07-10    浏览次数:

领导讲话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奋斗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张 毅

(2012年6月6日)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团结带领各族各界干部群众,为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胜利完成了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谱写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新篇章。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1年与2006年相比,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翻番。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60.8亿元,增长1.8倍,增速连续四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371.4亿元,增长2.4倍,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0亿元,增长2.6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48.5亿元,增长2.7倍。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支柱产业不断壮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快速崛起。特色优势农业规模扩大,粮食总产实现“八连增”。现代服务业提档增速,旅游业迅速发展,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现代物流业加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顺利完成。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06公里,85%的行政村通硬化路。县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西部百强县的县(市)由1个增加到6个。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57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10元,年均分别增长13.9%和14.4%。过去五年用于民生的投入达1650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2.9%。每年实施10项民生计划、30件民生实事,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教育质量普遍提高,中南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全区所有县(市、区)均实现教育强县目标。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直播卫星公共服务户户通工程全面完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建立了高龄老人、孤儿最低养育和残疾人津贴制度。全民创业效果明显,就业形势稳中趋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塞上农民新居和农村危窑危房改造加快推进。闽宁扶贫协作继续深化,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中南部地区35万生态移民攻坚工程启动实施。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体育、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城乡面貌显著变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2011年城镇化率达到49.8%。沿黄经济区成为国家主体功能区18个重点开发区域之一,并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着力打造“黄河金岸”,沿黄城市带形成一定规模,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县城建设全面展开,特色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银川市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封山禁牧、退耕还林和湿地保护等成效明显,区(省)级节水型社会试点通过国家验收,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司法体制、文化体制、医药卫生体制和国有企业等改革不断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极推进,建成全区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机关效能建设明显加强。打造“黄河善谷”的探索与实践取得良好效果。向西开放战略稳步推进,招商引资力度持续加大,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承接国际和东部产业转移成果丰硕,中阿经贸论坛已成为我国与阿拉伯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民主政治有序发展。始终不渝地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履行职能,政府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政协积极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进一步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不断完善。“五五”普法成效显著,“六五”普法顺利实施,依法治区进程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群众利益诉求表达、社会矛盾调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机制逐步完善,信访工作进一步加强,劳动关系总体和谐。平安宁夏建设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状况良好。防灾减灾、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

民族团结更加巩固。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落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局面进一步巩固。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着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人才事业蓬勃发展。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形成了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

过去的五年,是我区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历史时期之一。五年来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做好宁夏的工作,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从宁夏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狠抓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巩固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的好形势,与时俱进地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必须牢记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维护稳定的工作丝毫不能放松;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着力加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矛盾和问题。发展不足仍然是我区的基本区情,经济总量小,山川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生态依然脆弱,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任务艰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层次较低,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艰巨;城乡居民收入偏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高,扶贫开发任务重、难度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艰巨;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较多,基层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保持社会稳定的任务艰巨;制约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对外开放水平较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任务艰巨;个别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干部精神懈怠、能力不强、作风不实,消极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任务艰巨。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认真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切实加强相关方面的工作。

二、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到2020年,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央的要求,也是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这一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要进一步加强各民族大团结,增进宗教和顺,崇尚诚信友爱,促进公平正义,保持社会稳定,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实现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要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大幅度减少贫困人口,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开创富民兴区新局面。到2020年总体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力争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部分民生指标达到全国上游水平。

今后五年,是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沿黄经济区发展战略和中南部地区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切实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为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力争实现“五个翻番”、“六个提升”。“五个翻番”即:2016年与2011年相比,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翻一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翻一番;“六个提升”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全民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明显提升。

今后五年,要努力实施好沿黄经济区发展战略和中南部地区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加快沿黄经济区发展,把沿黄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区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统筹山川发展的重要支撑。扎实推进中南部地区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大力支持中南部地区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努力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今后五年,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既面临着严峻挑战,也面临着难得机遇。总的看,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团结拼搏,凝心聚力,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三、突出主题主线,推进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扎实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努力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经济增速,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夯实富民兴区的物质基础。(一)推进沿黄经济区建设取得新突破。沿黄经济区建设是一项带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要从事关我区发展全局的高度规划建设,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扎实推进。(二)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取得新突破。坚持做大增量与提高质量并重,资源开发有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并重,提升传统产业与壮大新兴产业并重。(三)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四)推进科技进步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

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全区各族人民共同过上幸福生活。

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为民导向,深入实施民生计划,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全区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大力推进中南部地区扶贫攻坚工程。解决好中南部地区100多万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既是艰巨的发展任务,也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二)大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三)大力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四)大力发展医疗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事业。(五)大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五、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全区人民美好精神家园

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必须深入实施文化强区战略,为我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一)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加快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三)做强做大文化旅游产业。

六、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构建“两型社会”

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建设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做出更大贡献。(一)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二)坚定不移地推进资源节约、保护和利用。(三)坚定不移地推进节能减排。

七、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增强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努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构筑竞争新优势。(一)不断解放思想。(二)不断深化改革。(三)不断扩大开放。

八、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必须把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在重要位置,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一)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二)加强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三)深化平安宁夏建设。(四)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团结稳定,是我们过去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努力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前提。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及各族各界干部群众,都要以实际行动维护团结稳定,反对分裂动乱,为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的好形势做出积极的贡献。

九、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巩固发展民族团结、政通人和的政治局面

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谋发展、共创伟业。(一)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二)不断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三)切实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四)扎实推进依法治区进程。

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支持驻宁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谱写新时期双拥工作新篇章。

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提供坚强保证

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关键在党。要大力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二)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三)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五)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六)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张毅在报告的最后说,今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我们党将召开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完成好今年的各项任务十分重要。我们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恪尽职守,再接再厉,努力做好改革、发展、民生、稳定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我们的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的前景光明而美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开拓进取,为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高端论教

大科学时代需要大协同创新

龚 克

《中国教育报》2012年6月11日

随着新科技革命加速推进,我们所处的时代,已不再是万能科学家时代了,而是一个讲求多方合作、协同创新的大科学时代。

5月7日,“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召开后,强调协同创新的“2011计划”终于启动实施了。为什么要强调协同创新呢?无疑,这是为了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清华百年校庆讲话的要求。那么,总书记为什么要提出协同创新的要求呢?又为什么要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提出这样的要求呢?我认为,其答案在于:协同创新既是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一、大科学时代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

大科学是以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为导向、以多学科的交叉为特征、由科学家群和技术人员群共同进行协作攻关的一种科学研究方式

纵观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科技创新与进步经历了由个体引领、团队合作到全社会协同参与的大科学时代形成的过程。

20世纪以后,特别是以二战中美国实施“曼哈顿工程”为标志,科技发展进入了全社会参与协同创新的“大科学”时代。在“曼哈顿工程”之后,“阿波罗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又成为大科学时代科技创新的典型案例。我国的“两弹一星”研制工程,也堪称协同创新进行大科学研究的典范。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这个体系包括以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为核心的知识创新系统、以企业和研发机构为核心的技术创新系统、以各类高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为主的知识传播系统、以企业和社会为主体的知识应用系统。但是,目前在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创新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主要表现为创新力量各成体系,创新资源分散重复,创新效率难以提高。

经合组织(OECD)在2008年9月发布的一份评估报告中,指出我国创新体系的这一软肋,认为“中国的创新系统就像‘群岛’,各岛屿间没有充分联系,难以形成溢出效应”。这个评价是切中要害的。

正因如此,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可以说,这是从当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与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的现实相结合的角度提出的重大的战略性任务,它要求我们跟上时代步伐,把实现“协同”作为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

二、协同创新需要教育与科技的协同

创新体系的关键在人,人是创新体系诸要素中唯一的活的要素即主动的要素。实现协同创新,必须首先着眼于“人”

协同创新首先需要“教育”与“科技”的协同。

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是实施协同创新的最好切入点。以高校为实施主体的协同创新计划,其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要把创新人才培养、学科交叉集成、体制机制改革和重大问题解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进而通过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合作协同创新,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模式和平台,实现高校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步提升。

今年4月18日,南开大学与百度公司举办了“索引缓存算法”成果交付仪式。完成这一成果的,是来自“南开-百度协同创新工程中心”的24岁博士研究生童健聪。产生这样的成果,并非偶然。南开与百度自2008年建立联合实验室(2011年升级为协同创新工程中心)以来,双方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合作和人才交流培养,在为业界解决重大技术难题的产学研用紧密结合过程中,也使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南开大学与近邻天津大学更是很早就开展了战略合作。从2001年开始,两校以联合研究院为载体,打破原有学校、院系的条块分割,通过整合双方优势研究力量,凝练出一批高起点的前沿交叉科研项目,组建了一支由各领域领军人物组成的高水平研究团队,从而使两校由简单的校际项目合作,转变为教学科研一体化共同建设、共同发展的紧密合作关系。

三、迫切需要观念更新与体制机制改革

瞄准“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组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实施跨学科、跨学校、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甚至跨国界的实质性合作

组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首先需要眼界的放开、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跨越、境界的提升。这就必须要有“追求大事业、构筑大舞台、组建大团队”的大视野、大思路、大胸怀、大气魄、大境界。倘非如此,一切皆以自己和本学科、本单位为中心,局限于狭隘的学科、单位发展需要,斤斤计较个体和小团体的得失,是不可能实现协同创新的。

开展协同创新,更需要以协同为中心的机制体制的改革。协同创新计划的目标并不在于解决具体的学术问题,而在于构建有利于实现协同创新的机制体制。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是实施“2011计划”的一个基本原则。开展协同创新,目的就是要汇聚各种创新要素和资源,特别是把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建立有利于激发释放协同创新活力的新机制新体制。所谓“新”,就是要以有利于出人才、出成果为最高准则,突破狭隘的“以学科为本位”的科研体制,改变固化的“学科-行政-经济(指利益分配)”为一体的管理机制,形成“以问题为导向”和以项目为纽带的动态组合的体制和机制。

我们深知,现行的体制机制是被重重利益链条所捆绑的,改革突破绝非易事,也无现成模式可循。强调协同创新的“2011计划”,其最重要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出以改革为动力的根本要求,更在于提出了以“协同”为核心的价值准则,从而明确了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向。南开大学将以实施“2011计划”为契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加大先行先试的力度,闯出一条具有南开特色的协同创新之路。

高校:创新课程就是提高质量

《光明日报》2012年5月21日

时下,一个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热潮正在高校蓬勃兴起。究竟什么是大学质量?怎样提高大学质量?曾先后赴英国剑桥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留学访问,并任职多所地方高校的徐同文教授对此见解独到。2010年他出任山东轻工业学院党委书记,率先开启大学课程改革,出版国内首部研究大学课程的专著《大学课程设计》,受到教育界和社会广泛关注。日前,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学生读书、听课、学习的质量才是真正的大学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课程就是大学质量。

A.大学生学习质量才是大学质量

记者:有人说,规模与质量本来就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您在临沂大学任职时说过,“高校现在不讲质量,将来必为质量所困”。您怎样看待现在的质量问题?

徐同文:“质量”一词的原意是指一种产品的适用性,一般包括使用要求和满足程度两个方面。大学人才培养使用“质量”一词,从字面上讲无疑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学里学生学习资源的品质和存量;二是教育过程中优质资源的投入和办学管理水平。学生在大学所学的自然离不开科技知识、劳动技能等,而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训练都需要大量人财物的支撑。也就是说,质量是物质的、是财富的,或者说是财力的、国力的,生均学习资源决定了质量高低,大学生读书、听课、学习的质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质量。

记者:您认为目前高等教育质量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徐同文:近年来,关于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讨论很多,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大学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就业市场上同时出现“人才荒”和“就业难”。一方面,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方式调结构的深入推进,产生了大量新兴职业,高素质、高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大学里一些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陈旧落后,没有及时跟上“转方式,调结构”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就如我10年前在临沂时说的话:“大学课堂上学生在读旧书,老师在讲废话。”学生还没毕业就已经注定了“无业可就”的命运,一批大学生由于没有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二是学术与课程脱钩,一流的学术并不能代表一流的人才培养质量。现在有很多高水平教师热衷于搞科研、做学术,但他们做出的成果和讲授的课程没能很好地衔接、充实提高课程内容。大学教授们进行的那些学术活动本应该是最优质的教学内容,可惜由于教育理念与管理体制的原因,这些“好营养”与大学生无缘,因为教授做的与教的是两回事。

三是学生与老师脱离。随着学生数量大幅增加,师生比显著拉大,老师没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学生、和学生交流思想,师生关系渐渐疏远、淡化。大学需要有责任心的老师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充当学生的人生导师。有些教授甚至因为忙于做学术无暇为学生上课,高水平的师资并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进行教学,人才培养的质量自然也就无法保障。

B.大学学业的实质——消费课程

记者:近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30条具体措施,指导高等学校把办学重心转到提高质量上来。您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徐同文:要想找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途径和办法,首先必须了解高等教育质量是什么,衡量质量的标准是什么。纵观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的功能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在不断拓展。但大学最本质的职能仍是人才培养,这是大学作为教育机构与其他社会组织最根本的区别,其他职能只是高等教育的“副产品”,或者说是人才培养的手段和形式。因此,学生是大学办学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以学生为中心”就必然成为大学的办学理念,深化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围绕学生这个中心来组织教学资源,实现办学的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

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主要途径还是通过第一课堂,它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手段以及教学环境等构成的单元教学过程,把这四个要素看成有机统一体,即是我们所谓的课程。学校全部教育教学内容几乎全部体现在课程中,学校之间的差别也主要反映在课程的差别上。由此可见,大学内涵建设水平的高低、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根本上取决于课程的水平与质量。所以,课程是大学办学质量的核心,是加强内涵建设的核心主线。

大学生上大学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消费”课程的过程。学生上学缴费,是消费者,他们消费的主要是课程。大学收取学费,是服务者,提供主要以课程为载体的高等教育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建设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着为学生消费课程提供服务,学校必须把一切资源都配备给学生,配置到学生的课程中去。因此,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就应该是学生享受了什么样的课程,这些课程是否先进、有用。

记者:创新课程建设体系立意新、起点高、难度大,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如何建设先进、有用的好课程,让学生享受“好营养”,进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创新课程体系?

徐同文:在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和“从出口往回找”的建设思路,按照先调研“就业出口”,后确定专业方向的原则调整与增加专业方向。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初步制定了“三类别、多模块”课程体系。“三类别”指素质能力必修课、专业(职业)出口核心课和兴趣特长选修课等三类课程。素质能力必修课含通识教育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专业(职业)出口核心课,含见习式训练、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及其他与就业相关度大、针对性强的课程;兴趣特长选修课含通识教育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多模块”指围绕学生就业“出口”,设置留学、考研、就业等多种类型的模块,培养学生就业、职业能力和上升通道。

为了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着眼于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先进性和有效性,参照国内外知名同类大学课程设置,重点建设了4类课程,分别是:借鉴引进课程、先进网络课程、学术校本课程、实践技能课程。为了确保其先进和有用,我们对这4类课程进行了明确界定,借鉴引进课程是指国外专业核心课原版移植的课程,包括教师、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教学方式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等;先进网络课程是指教师通过网络将查询到的国内外优质网络课程与课程库进行整合加工形成的课程;学术校本课程应有科研立项课题作为基础,是教师本人学术研究成果转化而来的课程,也可以是教师通过对学术前沿知识的整合转化而来的课程;实践技能课程是指来自职业一线的最新的生产实践型课程,内容要与就业行业紧密结合,要与专业市场紧密相关,要与职业生涯设计相结合,侧重于应用技能培养,主讲教师原则上以具有实践背景的地方知名学者、企业家、高级工程师为主。

C.教授为教学而聘,大学为学生而办

记者:我前不久看到您出版的《大学课程设计》一书,今天又目睹了您在山东轻工业学院开展的创新课程实践,这些在我国高校都是开创性的,鉴于大学教育自身的复杂性,可以想象创新大学课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请您谈谈大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徐同文:重点只有一个,那就是追求课程的先进性。大学课程与中学、小学课程不一样,因为它是人类文明在当代表现的最高层面,学习它的人是未来社会的精英、骨干,讲授它的人是学者、教授,这就是大学要搞学术、要做社会服务的原因所在,所以大学课程创新的重点或者说第一目标就是其先进性。近代以来,我国在科学技术上的落后说到底是缺乏创新人才。既然我们能够对外开放,引进先进技术、先进产品,花了很多钱,效果也不错,使中国用30年赶上了西方100年的发展步伐,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利用改革开放使高等教育融入世界,下大力气学习借鉴世界最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引进和创建世界最先进的课程、世界一流的教育资源让我们新一代大学生来消费,使他们成长为新一代创新科学技术的人才!“借鉴世界最先进的教育理念,让学生享受到世界一流的课程。”我以前在临沂大学是这么做的,今天会在山东轻工业学院继续做下去。至于说难点,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保证课程的有用性。要对学生职业生涯有用、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用,让他们不再“就业难”。

关于《大学课程设计》,您可以看一下这本书的后记,我把原委都说清楚了。2004-2005年我在剑桥大学的时候,见到了大量的关于课程设计的材料,大学里各自相对独立的学院、甚至是系,都有自己的课程设计机构和岗位,课程设计是大学办学和政府管理大学的基础和常规工作。可是回到国内,很难找到类似的著述和文件规范,研究这些问题的课题和学者也很少。这些年来,为了这项工作,我几乎访遍了国内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和相关专家学者,他们都给予热情的支持。虽然是“抛砖”工作,但凝结了许多人的心血,特别是在理论研究的同时,先后有临沂大学和山东轻工业学院两所高校的实践探索,又有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担任兼职教授授课时与国内高校同行反复的交流讨论,基本上形成了比较符合大众化高等教育实际的课程设计框架体系,对寻找和搭建高校质量载体应该具有参考价值。

记者:2011年3月,您率先在山东轻工业学院启动了创新课程改革的试点班,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请问实际运行效果如何?

徐同文:在西方国家的一流大学里,大都设有“课程研发中心”,每年、每一个时期都有创新课程目标,比如剑桥大学曾经设立8000万英镑专项经费,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开发2400门现代工程类课程,使这些课程很快达到世界顶尖水平。我从剑桥大学回来后,根据学校实际,进行了充分论证和研究,于2011年3月率先在山东轻工业学院启动了首批创新课程改革“试点班”。在全校54个本科专业中,遴选出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5个专业先行试点,每个专业各选一个班,共200名2010级学生加入首批试点。原版植入、学术校本等课程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这些新鲜的课程设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显著提高。英语创新课程的目标也不再是完成课业学习,而是要彻底掌握英语工具,试点班基本都实现了这个目标。在2011级学生中,“试点班”推广到21个专业的48个班。学校决定,今年将在2012级新生中全部推开。我们欣喜地看到,大学课堂重新焕发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受益最大的是我和我的学生们。

思政论坛

以先进文化引领高校思政教育创新

——第五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论坛综述

李康平 张吉雄

《中国教育报》2012年6月22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中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南昌航空大学日前在南昌联合举办“先进文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理论研讨会。教育部党组成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顾海良、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徐维凡、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和南昌航空大学有关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70多所高校的100多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等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

铸就高校思政教育新的伟大工程

如何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本次研讨会的重要议题。顾海良教授在《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自信、自立和自强》的主题报告中指出,没有先进文化积极引领高校各项工作,没有师生员工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充分发挥,就不可能真正建设好人民满意的大学,也不可能真正建设成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强国。他强调,要从“四个更加”的高度,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自觉;科学评价高校思政教育成就,促进其自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铸就高校思政教育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加强高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政教育网络;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形成思想宣传和思政教育新格局;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努力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自强。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徐维凡在发言中指出,要继续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一方面要强化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逻辑性,另一方面应当做好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工作,既凸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又体现其鲜活性和现实性。

与会代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学者们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处理好政治性与人民性的关系,突出内容的科学性和方法的先进性,教学内容要与理论产生过程、改革开放进程和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用。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本次研讨会集中讨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问题。与会学者认为应当从文化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发展历程、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联系以及文化理论结构关系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标识,坚持科学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旨归,坚持改革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创新之道。

学者们认为,文化建设的重点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思想根基;前沿是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目标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与会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载体,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点。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通过先进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

与会学者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需要找准理论和现实依据、反映当代中国实践特色、抓住核心价值理念、明确厘清内在逻辑。武汉大学梅荣政教授认为,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容和目前利益关系的复杂性,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具有相当的难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必须与其他价值观,特别是所谓“普世价值”区别开来,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性。

与会学者认为,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当构建相应的领导机制、联动机制、环境机制、激励机制、实践机制和过程机制。继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建设理论宣传阵地;发挥党群组织优势,着力构建思想引领平台;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营造优良文化环境氛围;紧扣青年学生成长实际,打造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回应社会现实矛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如何建设当代中国文化

与会学者认为,毛泽东的文化建设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怎样认识和继承传统文化是学者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梁柱教授认为,我们应当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一方面要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将传统文化作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传统文化本身的局限性,不应过分夸大传统文化的作用。

学者们就发展文化产业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文化产业与意识形态安全密切相关,要坚持不懈地净化文化市场,营造健康有序的文化环境。

(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思政学科:如何抓住新机遇?

《光明日报》2012年6月20日

编者按:《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的颁发,确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自16号文件颁发至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积累了哪些经验?面临着怎样的挑战与任务?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郑永廷教授日前向本报记者阐述了自己的观察与思考。

思政学科建设面临新机遇

记者: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既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新机遇。请您谈谈16号文件颁发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状况。

郑永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指导下,在中宣部、教育部的领导下进行的,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发展与成效。

第一,突出重点,围绕我国当前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开展研究与教育。近几年来,高校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联系社会发展实际,广泛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与教育、“六个为什么”的研究与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与实践等。这些教育,对高校师生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民族凝聚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思想政治教育者和理论工作者,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每年编写、出版发行了《理论热点面对面》的通俗理论读物,及时对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引导。

第二,抓住关键,大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队伍建设。200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强领导,统筹安排。”2006年教育部颁发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的要求与职责、配备与选聘、培养与发展、管理与考核作出明确规定。教育部和各省市区教育厅,自2006年以来,每年举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班、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培训班;各高校有计划分期分批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到国内外考察;部分省市区教育部门和高校还组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场观摩、教学比赛;教育部有关部门和部分省市区教育厅每年专门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从2005年开始,教育部每年选派几十名辅导员骨干赴英国、美国,参加为期3个月的专题研修。5年内分批选拔5000名优秀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分批选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优秀辅导员各500名,定向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2007年建立了21个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2008年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成立,每年举办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及表彰活动、开展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和优秀辅导员全国巡讲活动,创办了《高校辅导员》、《辅导员学刊》杂志。所有这些队伍建设的举措,充分展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生机与风采。

第三,立足实际,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一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丰富与发展。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根本宗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分别研究了如何坚持人本发展观,改变文本发展观;怎样坚持全面发展观,克服片面发展观;必须坚持协调发展观,避免冲突发展观;努力坚持可持续发展观,超越功利发展观,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进一步深化而富有人文性。二是根据我国社会新的发展实际,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诸如,根据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信息社会充分发展的实际,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坚持面向世界与立足民族发展的统一,发展主旋律教育;根据我国流动性加快、多样化快速发展的实际,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发展理想信念教育;根据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条件下,人们独立性与自主性不断增强的实际,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坚持自主性与社会化的统一,发展道德法制教育等。三是进一步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教育部依托组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名专家编著“全国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教材”十余本。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组织100多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用3年时间对大学生生活结构分层次开展研究,出版了《高校辅导员专业化丛书》共12本专著。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编著已于2010年启动。

思政学科要满足新需要

记者:今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是什么?

郑永廷:首先要研究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贯穿到师生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中去,如何结合大学生的特点,蕴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概括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大学生接受并付诸实践。

其次,研究当代社会条件下理想信念教育的发展。当今社会,开放环境、信息社会、风险频发状况交错,竞争领域、虚拟领域、多元文化领域交叉,竞争压力、信息压力、文化选择压力交汇。在这种复杂多样、快速多变、不断衍生新要素的情况下,一些大学生难以正确分辨和把握,有的甚至产生偏差,难以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研究理想信念的当代价值与形成机制;进行各种理想信念价值与形成的比较研究;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主导作用研究,切实解决理想信念形成的现实难题。

再次,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新型学科,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也要不断发展。为此,学科不仅要突破、完善基本理论,诸如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深入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本源理论的探究等,而且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满足社会科学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本报记者 张春丽)

文化建设

高等学校要引领文化发展

朱启贵

《光明日报》2012年6月21日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党中央治国战略的重大发展。《决定》进一步全面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丰富了建党理论。这是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纲领性文件。

《决定》第一次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的国民财富由自然资本、人造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四大资本组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本是条件,人造资本是基础,人力资本是核心,社会资本是保障。社会资本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体现了政治、经济、社会和价值体系的统一。从战略上看,社会资本体现了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高质量的社会资本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体现了国家的“软实力”和“巧实力”。一个国家的社会资本在别国眼里看起来合法合理,那么这个国家的“软实力”和“巧实力”就会得到提升;一个国家的社会资本有吸引力,那么其他国家就会追随与效仿。因此,没有高质量的社会资本,也就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是社会资本的核心,从资本发展的视角而言,文化的传承就是文化资本的“保值”,文化的创新就是文化资本的“增值”,文化的传承创新就是文化产品的扩大再生产。

去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把文化传承创新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一起作为大学的使命。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等学校必须学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履行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培养有文化的人才,做有文化的科学研究,从事有文化的社会服务,努力实现文化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引领文化发展。为此,高等学校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我国在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的过程中,必须加强高等学校文化建设,使高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高等学校党政领导班子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高水平的执政能力和文化自觉,带领师生员工建设大学文化,制定并实施大学文化发展战略规划,使大学文化深入每位师生员工的脑海,从而凝聚人心,鼓舞干劲,推动科学发展。

第二,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文化的积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高等学校要培养大批文化人才和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大师,形成有中国风格、国际水准的文化流派、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要创造一大批有世界感染力和号召力的文化作品,积极宣传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科学理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我国公众的人文素养。

第三,提升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我们要加强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精心统筹,创新思路,拓展国内外交流途径,健全合作体制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提高国家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掌握世界文化的话语权,能提出引领国际发展方向的议题,在构建国际新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决定》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中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与时代发展的先进文化的结晶,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支撑体系。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深刻变革、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了多维影响,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夯实各民族共同道德基础,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需要。因此,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高等学校要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列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订工作规划,确立工作措施与抓手,切实号召并带领全体师生自觉参与、共同参与,汇集智慧和力量,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导师生树立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们的思想观念,落实到行动上,形成人人争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大好局面。(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大学精神与服务社会

四川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邓良基

《光明日报》2012年6月20日

摘要:真正的大学精神从来都不是孤立自闭和不问世事的,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所谓大学精神最终只能沧为象牙塔里的歌吟,孤芳自赏且无人喝彩。

只有秉持了服务社会理念的教师,才能真正培养出对国家和人民担当负责的栋梁之才,也惟有如此,才能真正孕育出一所大学与时代同呼吸、和民族共命运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办学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大学的魂魄,是决定其兴衰沉浮命运的关键。长久以来,人们对大学精神讨论颇多,许多学者都认为,大学应该学会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不随波逐流,也不趋炎附势。大学须恪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准则,秉持代表社会良心良知良能的高贵气质,做未来社会的价值领跑者。

但是,我认为,以大学精神引领社会并不意味着大学应该成为与世隔绝的空中楼阁,更不能据此主张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脱离于社会的现实需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大学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保持大学独立自由的精神品质与积极投身社会变革、参与时代发展其实并不相悖。相反,大学只有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对社会做出正面价值的有效示范,从而发挥引领普罗大众和代表积极精神力量的社会作用。所以,真正的大学精神从来都不是孤立自闭和不问世事的,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所谓大学精神最终只能沦为象牙塔里的歌吟,孤芳自赏且无人喝彩。

世界著名学府哈佛大学曾经在校门上写下了这样的校训——“为增长知识走进来,为服务你的同胞和社会走出去”。这种强烈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其实在其早年间的办学经历中就显出端倪。一百多年前的哈佛大学校园南墙外是一个贫民窟,周边治安环境十分不好,起初,校方试图通过设立围墙的方式将学校与外界隔开,但事与愿违,治安环境越来越糟糕,几次反复后,校方放弃了“封校”的做法,决定推倒围墙,长年累月地向社会各界开放免费课程,结果收效出奇地好,赢得了市民的交口称赞,而且南墙一带也很快地成为了哈佛最活跃和治安最好的地带。可见,一所大学只有具备了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这样的大学才能真正拥有引领和改变社会的巨大精神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在大学精神的孕育和成长过程中注入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呢?就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而言,可以简单地归纳为言传和身教两个方面。但教师身教的作用又往往远胜于言传,只有教师率先树立了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才能感染和带动学生,并最终培育和形成一所大学服务社会的大学精神。因此,破题的关键应该首先锁定在教师身上。

以“川农大精神”的孕育和发展为例,我们坚持以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培育大学精神中责任意识的首要切入点,对教师提出了“三好三进三提升”的要求。所谓“三好”是对教师的基本职业责任要求,即讲好课、带好实习实验、指导好学生创新创业;在“三好”的基础上明确农林院校教师担负社会服务责任的具体路径,即“三进”——进乡村、进企业、进政府;通过“三好”与“三进”的双管齐下,实现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社会服务质效的良性循环效应,亦即“三提升”。正是因为坚持了凸显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导向,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育形成了川农大学子“心系三农、刻苦学习、振兴中华”,以服务“三农”为情怀取向的优良特色学风。最终,在师生群体的合力作用下,学校铸就了“爱国敬业、团结拼搏、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

“走在圣殿的阴影下,行在其追随者中的教师,传授的不是他的智慧,而是他的信念与爱。”(纪伯伦《先知.论教育》)大学教育的真谛,并不在于单纯的职业技能传授,而在于一份责任与担当的情怀传递。只有秉持了服务社会理念的教师,才能真正培养出对国家和人民担当负责的栋梁之才,也惟有如此,才能真正孕育出一所大学与时代同呼吸,和民族共命运的大学精神。(作者系四川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我国主流价值文化构建的三个问题

江畅

《光明日报》2012年6月21日

问题一:如何理解主流价值文化

什么是文化?文化就其实质而言就是价值观在社会实践中的对象化、现实化。文化的灵魂、精髓是它的价值观念或价值观,其深层结构是它的价值体系,而价值体系是价值观的具体化。价值观和价值体系一起构成了一种文化的价值层面,可以说是一种文化体系的价值文化层面。文化可以划分为心态文化(包括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态文化四大类型。价值文化属于观念文化,但又体现为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甚至体现为物态文化。

从观念文化的角度看,价值文化就是价值观。价值观,特别是文化的价值观通常是成体系的,从这种意义上看,价值观也可以说是观念的价值体系。在价值观中,核心价值观或观念意义的核心价值体系(通常称为核心价值)处于核心的地位,它是价值文化乃至文化的灵魂和本质内涵,因而也是使一种价值文化与另一种价值文化、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区别开来的根本规定性和主要标志。

作为观念的价值文化并不等于价值文化,而是价值文化的精神,是价值文化的内涵。只有当这种精神和内涵现实化了、对象化了,观念的价值文化才成为现实的价值文化,成为现实的价值体系,否则它就只是精神性或观念性的东西,而没有成为文化的深层结构。观念的价值文化与现实的价值文化的有机统一,或者说观念的价值文化见之于现实的价值文化,才是完全意义的价值文化。

观念的价值文化成为了现实的价值文化,并不意味着它就成为了主流的价值文化。主流价值文化是相对于非主流价值文化而言的。社会的文化通常不是绝对一元的。中国传统社会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古希腊也出现过多元文化共存共荣的局面。即使在“罢黜百家”之后的中国封建社会,在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西方中世纪,社会的价值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多元的情形,只是在文化专制的压迫下,非官方推行的文化被压制、被排挤、被边缘化。在价值多样化的今天,社会的价值文化更是多样的。

一种价值文化要成为主流的价值文化有两个条件:其一,一个社会必须是价值多样化的,或者不如说,社会管理者允许多种价值文化存在。如果一个社会是价值文化一统的,不允许所推行的价值文化以外的价值文化存在和流行,这个社会就不存在主流非主流价值文化的问题,只有一种推行的价值文化流行。其二,在多种价值文化中,有一种价值文化真正能起主导作用,其他价值文化不能与之相对立、相抗衡,相反与之共生共存,并且接受它的引领和指导。否则,即使有多种价值文化流行,也没有一种主流价值文化,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情形就是如此。

如果社会大力推行一种价值文化,但这种推行的价值文化不能与其他价值文化共存,不能对其他价值文化起引领和指导作用,那么它就不是主流价值文化。假若其他价值文化不但不接受推行的价值文化的引领和指导,相反与之相对立、相抗衡,甚至千方百计地攻击、削弱主流价值文化,力图争夺主流价值文化的地位,那么,这种推行的价值文化就面临着挑战、威胁、甚至危机,它就难以成为主流价值文化,难以为社会公众所接受。

问题二:当前我国为何要构建主流价值文化

我国当前之所以要构建主流价值文化,其原因主要是我国推行的价值文化虽然是占统治地位的价值文化,但在价值多样化的冲击下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和威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价值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价值文化或社会主义价值文化。其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了实现这种目标,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包括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以及相应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也标志着社会主义价值文化占据了统治地位。但是,从新中国的成立到实行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是在封闭的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党和国家运用政治力量推行社会主义价值文化,并使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价值文化,西方价值文化被拒于国门之外,传统价值文化被批判、被否定,没有与之并存的其他价值文化。

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一方面对外打开了国门,另一方面也打开了传统文化之门。国外的价值文化和传统的价值文化纷至沓来,并且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于是,在中国大地上至少有了社会主义价值文化、西方价值文化和传统价值文化三种价值文化。由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些过去从未出现过的问题,传统的社会主义价值文化又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一些人就求助于西方价值文化或传统价值文化,这些非社会主义的价值文化都比较活跃。在这种情况下,党和政府一直在努力使传统社会主义价值文化转变为现代社会主义价值文化,其重要体现就是力图使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同时努力使之时代化和大众化,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有一个过程,这就为非马克思主义价值文化的传播和流行留下了余地。所以,直至今天,西方价值文化和传统价值文化在中国仍然很有市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在改革开放和世界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能也不应该消灭各种非社会主义价值文化,而只能在允许非社会主义价值文化存在的前提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文化现实化,并使之成为引领和指导非社会主义价值文化的主流价值文化,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问题三:如何构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

在社会主义价值文化受到挑战的情况下,要使之成为我国的主流价值文化,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或者说,我国主流价值文化构建面临着两方面的任务:一是从理论的层面上对马克思主义价值文化进行重新阐释,并根据新的时代精神和实践需要发展马克思主义价值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文化,使我们推行的价值文化在理论观念上科学合理,有优势、有影响力、有竞争力,能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能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中得到贯彻落实。这样,它才能够在多种价值文化并存的情况下立于不败之地,不仅不会被其他价值文化消解或排挤出局,相反能成为引领和指导其他价值文化的主流价值文化。二是在实践的层面上要使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文化的理论观念变为现实,同时成为主流价值文化,使其他价值文化自觉自愿地接受它的引领和指导。

我国主流价值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文化,其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此,构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的关键在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当然包括理论建设,而理论建设要通过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来实现,尤其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根据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界定对其内容作深化研究,使其内容和结构更完善,并能与我国现实和当代世界对接。二是要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现实化,特别是建设的方略、原则、途径、方法等问题。三是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精神进行阐释和提炼,使之成为简明的理想、理念、原则,以便于社会公众接受,便于在党和国家工作中贯彻落实。

在党中央已经明确规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今天,从实践上建设便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点。从现实建设的角度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着重做好四方面的工作,即使之现实化、主导化、大众化、国际化。现实化就是要使它从理论变为现实,特别是要使它渗透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之中,使它成为治国理政的观念和原则,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起指导和规范作用。主导化就是在现实化的过程中和前提下,使它能引领和指导其他各种非主流文化,通过它的引领和指导进而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大众化就是在现实化、主导化的同时,通过对它准确而简明的阐释使它能为社会公众普遍接受和认可,并通过宣传教育使它成为具有凝聚力、向心力、渗透力的理想信念。国际化就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合理性得到世界的公认,并使它在当代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有影响力、竞争力。

(作者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构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研究”首席专家、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他山之石

育人为本 质量为基

——南昌航空大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纪实

饶国宾 王龙锋 徐光明

《中国教育报》2012年6月21日

6月11日,笔者走进南昌航空大学美丽的校园,扑面而来的是昌航人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践行着“大气包容、开明开放、勇于创新、敢为人先、敬业奉献、追求卓越”,意气风发地走在第三次创业的大道上。

截至2011年,南昌航空大学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获批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防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4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教学名师17人,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门。各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扎实推进,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职称晋升实行“教学基本能力水平测试”一票否决

开学伊始,南昌航空大学师生热议的话题,是该校网络投票评选出的第四届“教学十佳”。教师们以“教学十佳”为榜样,学先进、赶先进,校园教学“大练兵”蔚然成风。这是该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抓手,以教学改革为中心,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带来的喜人现象。

该校积极引导优秀师资向教学一线聚拢,学校明确规定,教授、副教授每年给本科生上课;职称晋升实行“教学基本能力水平测试”一票否决制;设置“教学型教授”、“教学型副教授”岗位,鼓励优秀教师潜心教学、教书育人;每年组织新进教师开展教学演练,帮助其尽快成为合格教师。该校鼓励骨干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不断拓宽学术视野,提升教学科研能力。一位青年教师感慨:“正是这种‘充电’,让我站稳了讲台。”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罗旭彪教授入选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虽然行政事务、科研工作占据了大量时间,但本科生的课程,他依旧坚持认真备课和亲自批改作业。

为了推进教学质量工程,该校一边加大教学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一边在教学“软建设”上下工夫,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通过课程建设和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比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该校按照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结合大学生各自的英语水平,把大学英语课程划分为“A”、“B”、“C”三个教学层次,确定不同培养目标,制订不同教学计划,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在讲授、辅导、练习、检测和评估等方面体现层次性,让学生在不同起点都有进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理想。

探索分层次分类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针对大学生群体非均衡发展,按学生的类型、起点、基础、适应能力不同,南昌航空大学通过举办春晓班、应星班等各类实验班,积极探索分层次分类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春晓班”按照新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培养方案,造就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的本科生,为研究生教育输送高素质、创新型生源,也为社会提供适应能力强的毕业生。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实行“2+2”的培养模式,即:一二年级不分专业进行通识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三年级进入专业教育,学生可在所在学院范围内重新自由选择专业,面向新生选拔,实行滚动淘汰制。

“春晓班”按照“加强基础,强化能力,注重科研”的原则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采用灵活的教学管理、实行滚动进出机制,主要课程采用单独授课方式;实行两阶段导师负责制,一二年级实行班导师制,由学院选派经验丰富、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负责担任。三四年级由专业导师负责,为实验班学生制订高年级培养计划和学习计划,并注意与研究生阶段的衔接。

开办“应星班”是南昌航空大学着眼于因材施教、强化提高本科生工程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另一重要举措。“应星班”从三年级开始选拔学生进行培养,实行“本科毕业证书+专业岗位资格证书”模式,通过对专业特色方向的核心课程及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南昌航空大学还通过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申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举办双学位和双专业等方式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构筑高水平基础实践教学系列平台

南昌航空大学依托工程训练中心、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基础化学实验中心等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构建起较完备的本科基础实验教学系列平台。

以工程训练中心为主体的现代工程训练综合平台,在保持传统金工实习实训项目的同时,紧跟现代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突破传统的训练模式,增加了现代工程实践和创新实践内容,把现代制造技术、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创新创意等融入到系统的工程训练中。实训项目设计从大学一年贯穿到四年级,突出基本训练,突出现代技术,突出综合能力培养。通过结合产品生产,采用“一人一件、一人一机、真刀真枪”模式,使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中,体验生产工艺全过程,大大提高了实习实训效果,增强了学生的综合工程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2008年南昌航空大学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评估专家组给予南昌航空大学实践教学改革以高度评价,一致认定实践教育教学为学校办学的鲜明特色。

“南昌航空大学国防生培养创新实验区”被教育部确立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陈焕明教授主持的“回归工程的焊接工装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等两项教学改革项目同时获得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获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11项,列江西省内高校前三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学校被评为全省教育系统“提升质量年”活动先进单位。

整合资源:增强科研内外合力

钱 军

《中国教育报》2012年6月11日

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这是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的历史责任,是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是国家对大学科技创新作用的制度安排。

作为一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地方建筑类高校,近年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充分认识科研工作对提高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的重要作用,树立“大科研”意识,实施科技兴校战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坚持思想引领作用,引导师生解放思想,树立重视科研的意识,增强科研动力。学校通过反复宣讲、政策引导、典型示范等方式,引导教师树立“教学是天职,科研是能力”的意识,自觉站在科教兴国、科研兴校的战略高度认识科研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广大教师的科研观念得到了转变,科研意识得到了增强,在项目申报和科研活动组织等方面发生了可喜变化。一是由被动科研转变为主动科研,从“要我做科研”变为“我要做科研”。二是由以我为主转变为以市场为主,更加注意面向需求开展科研。三是由单兵作战转变为集体作战。四是由个人行为转变为组织行为,改变了过去“小而散”的局面。五是由科研与教学分离转变为教学、科研互相促进。

树立“大科研”意识,以开放合作姿态强化资源整合,增强科研内外合力。站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产学研结合的角度,通过构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互相促进的格局加强科研;站在拓展国际合作的角度,通过开展国际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开阔科研视野;站在教师相互协作的角度,通过组织团队式科研强化集体科研攻关能力。在此基础上紧紧抓住四个工作重点:

一是构筑大平台,筑牢科研基础。近5年,学校的省部级科研基地增加到12个,而且布局合理,基本上实现了面上的全覆盖,使得学校的每个优势学科都有1-2个省部级科研基地作为支撑,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二是组建大团队,汇聚攻关力量。学校以学科为基础,以科研项目为平台,从整合资源入手,加强组织,加强建设。目前,我校已拥有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12个。这些团队都是学校承接大项目、拿国家科技奖励的主力军。

三是争取大项目,提升科研层次。学校通过不断凝练科研方向,积极整合科研资源,努力争取拿大科研项目,科学研究的水平与层次有了较大突破。近五年,学校主持完成各类科研项目1700余项;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53项。2011年完成科技服务经费突破2.4亿元,连续7年位居北京市属高校前列。

四是争取大成果,提升科研实力。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不断实现新突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技发明奖共7项,学校作为主持单位申报的“特大异型工程精密测量与重构技术研究及应用”和“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新技术及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分别获得2010、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学校的内涵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者系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四川农大:构建“五心工程” 彰显“学生为本”

《中国教育报》2012年6月21日

“在川农生活的四年,让我快乐着、感动着、幸福着、收获着、成长着。”“感谢母校磨砺了我的意志、锻炼了我的不屈、铸造了我的坚韧、铺就了我的成才路。”6月的校园总是充满了别离,在学校举行的毕业晚会上,四川农大的毕业生尽情抒发着对母校的感激。这份对母校的深情来源于学校四年来为学生成长成才所付出的努力。

作为一所沉淀了百年历史的“211工程”大学,从学生进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四川农大就要求全校上下关怀学生成长每一步,开展“暖心、贴心、舒心、专心、热心”的“五心工程”,全面涵盖入学、学习、提升、考研、实习、就业等每一个阶段,生动彰显“学生为本”理念。

新生绿色通道——暖心

“感谢学校的绿色通道,圆了我的大学梦。”动医学院大一学生王玉琴入校之初就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家庭贫困的她,来校报到时全身上下只有400元钱,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学校的“绿色通道”顺利办理了入学手续。

确保不让任何一名新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辍学,正是学校设置“绿色通道”的初衷。去年学校共有1480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

其实,每一个新生在进校之初都能感受到一份火热的川农情怀:车站里顶着烈日接待的师兄师姐;校内接待点忙前忙后的师生;不厌其烦接受咨询的志愿者……都让新生产生一种“家”的感觉。

“川农真好!动科学院真好!师姐真好!”现在德国波恩大学攻读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博士学位的杨琴,到川农来的第一天就被浓浓的情谊包围。在西门车站,她受到了学院师姐热情的接待,师姐用自己的电话让她给家人报平安,得知她家境贫寒,又拿出饭卡请她吃饭,送她到宿舍,细致地帮她安顿下来。学院老师还为她申请了助学金,为她介绍勤工助学岗位,解决实际困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四川农大深谙此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只是让他们顺利入学,更是通过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加大奖(助)学金力度等方式鼓励学生学会自立自强,争当优秀。

动医学院家境贫寒的彝族小伙儿邛莫闪叁,依靠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和勤工俭学,解决了自己的生活问题,不仅如此,他凭借着在学业上出色的表现,获得了川农学生最高荣誉——“优秀学生标兵”桂冠,获得了1万元奖金,懂事的他把奖金寄回了家,贴补家用。今年,邛莫闪叁还荣获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

据统计,学校去年共发放各类奖(助)学金4146万元,通过各类勤工助学岗位,资助了5000余学生,发放劳酬200余万元。

小班班主任——贴心

让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级1班同学记忆深刻的是班主任吴坤湖带来的关爱,开学不久,才接触一两次,吴老师就把大家全对上号,准确喊出了每一个同学的名字。“真令人既惊讶又惊喜!”更让同学们意外的是,每当同学过生日的时候,吴老师都不忘发来祝福短信。“我们虽然离开了家,离开了父母,却没有离开温暖!”同学们说。

和吴坤湖老师一样,学校的小班班主任老师都在默默关心着学生。天凉了,提醒同学加衣;过节了,为同学们送去小礼物;带领同学参加各种集体活动,让全班拧成一股绳;鼓励同学勇敢面对困难挫折,学会成长……在担任动保2006级班主任时,姚永芳发现小班同学对就业信心不足,她就采取“强硬”措施,利用每周五晚上开展演讲训练,每次3位同学站上讲台,结合幻灯片讲半个小时自己最真实、感兴趣的事物,其他同学提问与评论,要求每位同学必须参加。强迫式的训练让同学们受益匪浅,毕业后有位同学感激地说,自己能在公司获得较好和较快的发展,都得益于姚老师培养和灌输的敢想敢做的理念。

小班班主任制度是四川农大体现“全员育人”和“以生为本”的重要载体,校长郑有良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人人关心学生”的理念,并表示“谁关心学生,我就关心谁。”学校出台了《加强和改进班主任工作意见》,规定凡晋升职称,必须要有两年以上班主任经历,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小班班主任行列,为学生提供贴心的服务。截至目前,全校97.5%的小班实现了“一对一”的班主任配备目标,其中正高级职称的班主任就有63个,具有博士学位的有242人。

虽然已是教授,李英伦却一直很乐意担任班主任,他自掏腰包每年为班上提供1000元班费,“李老师给的钱加上我们得到的班级奖励,开展班级活动根本用不完,大家不用再缴纳班费。”班团支书杨茹琦说。跟学生在一起,李英伦觉得很开心,有时候散步也要到寝室溜达一下,看看同学们的情况。班主任和学生在点滴之间积累的这种情谊也成为川农大一道独特的风景。

允许转专业——舒心

5月底,本年度转专业工作尘埃落定,2177名同学转入到新专业,进入人生新跑道。

四川农大为一、二年级学生提供两次转专业的机会,给那些因高考志愿等原因进入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的同学“翻身”机会。学校提出,在师资实验条件充足能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满足每位学生转专业的需求。今年提出申请的有2684人,同意率高达81.1%。

四川农大转专业工作是放在“一校三区”格局下进行的,雅安校本部、成都校区、都江堰校区的学生可以相互转专业。考虑到师资实验条件,为避免盲目集中填报“热门”专业,教务处还专门开发了教务管理平台的跨校区转专业系统,帮助学生实时查询各专业申请人数,实现转专业工作“透明化”。

允许学生转专业是四川农大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切实“以生为本”的具体体现。学校校长郑有良提出“学生为本,学术为天”的办学理念,多次强调学校要为学生的个性学习、兴趣发展提供大的外部环境。

经管学院08级程哲的成长无疑得益于转专业政策。他大二时转到了财务管理专业学习,契合自己兴趣的专业激发出他无限的潜能,他每天早出晚归,甚至被同学戏称为“自习帝”。在别人眼里枯燥不已的专业类报纸和学术期刊,是他眼里不容错过的精彩,他自备了一个本子,把报纸上自己感兴趣、有价值的版块剪下来,粘贴在上面,集中收集,以便随时翻阅。发自内心的爱好加之辛勤的付出,使他在专业研究上取得耀眼成绩。去年8月,他的一篇文章《“期货市场+农业上市公司”模式——规避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的有效途径》被《人民日报》理论版刊登,同时,该文被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全文转载。

提高教学质量——专心

“大学功能在不断扩展,但人才培养作为核心功能的地位始终没有变。不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处于什么阶段,都必须牢牢把握人才培养这个根本,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牢固确立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理念,这是大学的生存之道、发展之基。”在2011年11月召开的本科教学工作会上,党委书记邓良基的话掷地有声。

学校专心提高教学质量,近三年来共投入2700万元实施教学质量推进计划,有力地推动了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等建设,促进了教学条件的明显改善。无论是最近引起全国关注的、在《自然-通讯》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的“80后”青年教师李明洲,还是6月正式加盟四川农大、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了12年、曾在《细胞》(影响因子32)上发表文章的杨明耀研究员,都在昭示着四川农大提高教学质量潜力无限。

学校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技能的培养,通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科研兴趣培养计划、专业技能提升计划、大学生文化素质提升计划和创业实践支持计划,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学生综合素质获得了广泛认可。林学院游憩系2008级的王娟今年成功保送中科院,在面试时,她深刻体会到作为川农人的自豪感,当听说她是川农大的学生,面试的老师们赞不绝口地说:“你有很多师兄师姐在这里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希望你是下一个成功者!”那一刻,王娟感到特别骄傲:“我心中油然升起一种自豪感,因为我是川农人!”

就业创业服务——热心

资环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08级的龚琎先后参加了七八场专场招聘会,都没有成功。因为是家族里的唯一的儿子,从小父母、祖父母都很关爱,给予了他太多的照顾,使他对社会缺乏了解。失败的应聘经历让他对找工作越来越没有信心,开始逃避生活。得知情况后,学院团总支老师李维彬等耐心为其做了四次专业的职业咨询,帮助他明确自己的价值观、职业偏向,勇敢地迈出找工作的步伐。现在他顺利被武汉科岛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录用。“非常感谢老师为我做的一切。”小龚说。不只是小龚享受到这种热心的服务,学校将每周三定为职业咨询日,开展就业个体咨询、团体咨询及户外咨询活动,每年有500余人接受就业咨询,有6000余人参与职业测评,受益学生近10000人。

四川农大把就业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鼓励毕业生出国深造、升学、报考机关事业单位、到知名企业就业。城乡建设学院2008级地理信息系统1班的黄磊,大三时在中国地理学会年会上作《基于GIS的都江堰市暴力犯罪的地理学研究》的报告,北大教授听后竖起大拇指:“在北大像你这样优秀的学生都不多”,今年她被顺利保送中科院硕博连读;经管学院金融2008级张庚一口气拿到了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三家银行录用通知,最终选择了工商银行;农学院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2008级学生吴勐拿到迈阿密大学牛津分校的offer,全额奖学金为他出国留学铺平道路;信息工学院计科2008级谢博宇被世界五百强企业仁宝集团相中……川农学子在广阔的舞台上展示着自己的风采。

据统计,学校2011届毕业生中,有1012人考取研究生,占毕业生人数的15.36%,有34人出国留学;近800人考入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

学校提出“三个百万工程”:即投入100万元设立促进就业专项及奖励经费,每年拿出100万元鼓励优秀应届毕业生应聘担任学校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助理,每年划拨100万元设立创业基金支持自主创业,为促进毕业生自主创业、灵活择业和充分就业而不遗余力。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创业典型,掀起了一股“川农风”:大学生猪倌——龙波,建起了四川省第一个猪品牌——普兰克,创立了连锁养猪经营模式,带动当地农民致富,而今普兰克品牌价值已超2000万元;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2001届毕业生程小波是远近闻名的“蔬菜大王”;2011届学生刘可成获得“2010年度十大最具创业精神的大学生”,他创立的美农美家蚯蚓开发工作室正在快速发展……

近年来四川农大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学校连续三次被教育部表彰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被教育部表彰为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

做好基层组织评价工作 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赛云秀

《中国教育报》2012年6月22日

西安工业大学党委结合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陕西省的贯彻实施办法,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全面系统地开展了基层党组织评价工作,努力为学校各项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科学制定评价标准 全面体现党建要求

西安工业大学从2008年起,率先开展基层组织评价工作,对全校党组织进行系统评价。今年,校党委又开展了新一轮党总支、党支部工作评价。为使评价体系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校党委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陕西省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实施办法》,结合2008年开展的首次党建评价实践,对原评价指标体系作了完善和修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全面涵盖了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工作的职责范围,二级指标突出了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的重点工作,通过确定评价要素,对重点工作进一步细化及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设有特色工作指标,用以考核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创新工作。根据基层组织工作的不同侧重点,在原有院系党建工作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了机关后勤总支、离退总支、直属党支部三个评价体系。评价指标、要素的修订和设计上注重与时俱进、突出重点,增加基层组织“五个好”、共产党员“五个带头”等创先争优活动内容,注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着力凸显导向作用,力争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在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切实落实新修订的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精神。

通过完善,新的评价体系内容更加充实,数值比例更加接近实际,操作性更强,更能达到评价目的。新评价体系较全面地反映了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党建工作的各方面,通过评价指导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开展工作,对促进学校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扎实开展评价工作 客观反映工作实绩

为做好新一轮党建评价工作,校党委加强了对评价工作的领导,对评价的方法、步骤、评分办法、工作进程等作了详尽安排。党建评价工作分为准备、动员、自评、全面评价和总结整改五个阶段进行,在准备、动员阶段,学校召开专门会议,学习指标体系、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要求各基层组织客观总结工作实绩,避免走形式、走过场。在自评阶段,各基层组织本着以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对照评价指标进行自评。在全面评价阶段,深入到24个基层党总支、207个党支部听汇报、召开座谈会、查阅材料、发放调查问卷,对基层党建工作作全面了解和评价,评价工作共召开座谈会22场次,共450人参加,查(调)阅资料500余盒(卷),共发放测评问卷2114份,收回2006份,参与问卷测评的党员1198人、非党员808人,最大限度地让广大师生、党员群众参与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评价工作,广泛听取他们对基层、学校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总结整改阶段,各基层党组织根据评价工作小组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对各自的党建工作进行了整改,使评价工作取得实效。

组织建设成效显著 推动发展精彩纷呈

通过评价,学校党建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各基层组织重视自身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思路清晰,工作重点突出,工作特色明显,为落实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和谐平安校园,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二是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学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确保教育教学工作有序运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放在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全面加强学科方向、学术梯队、学科基地建设、提高科研层次和水平上,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与育人等各项工作中,各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保证监督、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和广泛认可。三是各基层党组织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落实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二级教代会制度,强化科学决策和民主监督,按照“三重一大”制度要求,重大事项集体决定。四是各基层党组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模式,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的新方法。如光电学院党委大力开展“以党建为基础,以师德建设和学风建设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目标”的“四建”特色活动,在全院形成“党员挑重担,学科大发展”的良好局面。建工学院党总支坚持开展党员读书活动,“学生党支部书屋”创建13年,默默发挥在提高党性修养和自身素质方面的坚实作用。人文学院党总支发挥学科优势,通过开展“西工中国文化节”、“阅读经典文化,建设书香校园”等活动,增强大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品格。后勤集团党总支创新性地开展“学习楷模事迹,争当服务明星”劳动竞赛活动和以提高知识技能为核心的培训活动等,涌现出在服务育人工作中的省级先进个人。离退党总支在政治上尊重、生活上关心离退休人员,做好服务工作。机关一总支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中倡导“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爱岗奉献”的“三种精神”。以“三种精神”来教育党员、鼓舞党员和凝聚党员。思政部支部通过精彩一课、精彩学术观、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师授课艺术培训等活动,强化教学、科研环节,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学校还命名了一批先进党组织和党员先锋岗,充分发挥先进的示范带头作用。

党建评价是抓手,创先争优是主题,推动发展是目的。通过全面开展基层党建工作评价,形成了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良性态势,提升了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水平,增强了学校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了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的发挥,群众满意度整体达优,提高了学校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为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整体工作的发展。校党委被陕西省委教育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的党建工作被陕西省委《创先争优简报》以及新闻媒体报道。

(作者系西安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构建“四位一体”的高校管理新模式

——对话三亚学院院长陆丹

《中国教育报》2012年6月11日

三亚学院与海南大学的姻缘,顺利度过了“七年之痒”。

不久前,国家教育部正式发文同意:海南大学三亚学院转设为三亚学院,同时撤销海南大学三亚学院的建制,三亚学院正式成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4月27日,海南省教育厅专家组经过评审,批准三亚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单位的授予权。

七年时间能作什么?“大学可以并且应该这样办,可以而且应该更好的这样办下去。千百位大学老师的献身教育的奇思妙想,可以在这里无障碍的实现。万千学子可以在这里重拾学习信念,重塑美好生活的信念,并且能够从此出发,意气风发地奔赴社会。”5月9日,在三亚学院隆重举行的转设成功揭牌仪式暨庆典晚会上,院长陆丹的一席话引人深思。

浙江吉利投资,三亚异地办学,成为海南大特区高校教育的一朵奇葩,一个奇迹。业界普遍认为体制优势促成了三亚学院成就,但中国遍地民办高校,缘何三亚学院独秀其中?行家解读体制之上三亚学院还有独创的管理。陆丹坦言,三亚学院重视大学管理由来已久,但真正让学院把管理作为学校基本,主要得益于时任省长罗保铭2009年在全省高校领导教师节上的一段讲话:大学校长应该懂学术,应该有社会活动,但更为主要的是,大学校长应该是大学管理专家。

三亚学院到底有什么独到的高校管理模式?陆丹将其概括为“四位一体”式的管理。

(1)四位一体:构建大学“去行政化”管理

在接受笔者访问时陆丹说:不会有人质疑三亚学院的发展与学院管理有关。大学需要什么样的管理充满歧义,教学、科研、学生、行政、财务等是否需要管理?回答是肯定的,但答案一定五花八门。早期管理学历史上的“霍桑实验”,也曾有很多人怀疑工厂科学管理是否必要和有效。大学也一样,教职工大多在大学学习过,又是长期习惯于教学、科研、行政等生活,一辈子、一年、一学期、一周甚至一天做什么,靠着由来已久的传统影响着,靠着习惯、靠着集体意志行动的惯性完成目标和任务,即使重新设定新目标新任务,一般也会在旧模式下完成。也就是说大学为了自身崇高使命与宏伟目标,是否需要在管理上做好做足文章是充满不确定性的。

大学确定什么样的使命和战略、适合使命与战略的组织是什么、应该设计怎样的运行机制、如何选择如何激励如何评估人才队伍、有利于机制运行和促使有效集体行动的大学制度与文化是什么、如何建立与维护……这些问题都是陆丹思量最多的。

“在我看来,一所新办大学,管理是生存之本,是发展之要。大学管理区别其它管理。首先,它生产的不是物品而是生产(创造)知识和生产(教育)人。其次,大学有独特的组织特性,既是金字塔式科层式组织,也是扁平的民主组织。大学强调同一目标下协商、讨论、民主。当科层制组织特性向扁平组织特性妥协,就失去应有的效率,大学组织目标就不易实现,当扁平组织向科层制特性过多妥协,就会出现在中国倍受指责的‘大学行政化’。”

陆丹在高校工作27年,深知“大学行政化”之病。所以,他从组织围绕使命定战略目标,围绕目标设定结构、制度、价值、文化,使战略制定、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统一协调,设计了“四位一体”的管理——犹如汽车行驶的四轮驱动一般。

陆丹所说的“四位一体”式的管理模式,包含着驱动管理、分段管理、职业管理、回溯管理等内涵。细细解构其管理哲学发现,其严苛的管理,细致的服务,为三亚学院此前的崛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必将为今后的腾飞搭好翅膀。

(2)驱动管理:轴性设计探路大学之道

大学在历史前进历程中,有各不相同的功能目标。这些目标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功能中各有侧重,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大学形态。这些形态在以行政科层或教师与学术为轴心驱动力的推动下,产生了“理想型”、“非理想型”两种大学“轴性”结构。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和资源优势,三亚学院吸纳并扬弃国内外大学普遍存在的模式,并坚定地认为,未来十年适合三亚学院自身发展境况的是,基于“理想型”而产生的第三种“成长型”大学轴性结构。区别于其它形态的管理模式,“成长型”大学既不囿于现实条件不思进取,也不比对构成理想型大学的好部件,装饰而着力于组织的动力设计、维护。

三亚学院这辆奔驰向前的车辆有两只“主动轮”:一个是教师轮,另一个是行政轮。维系这两个轮前行的是一条特定的“中线轴”——大学的使命——“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中线轴“上系着三个“从动轮”:教学、科研、社会服务。

陆丹以此来形容他设计的驱动管理体系。既重视现代大学“特大”混合型组织的科层制效率制胜特性培养,同样重视构成现代大学扁平组织的是一群知识分子,有独到见解,需要足够自由空间与自主支配。前者保证战略意图在基础建构阶段的布局实现,后者保证战略意图在内涵建构阶段具备充沛活力动力支撑。两者互为条件,不可相互取代。两个“车轮”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促进学校的良性运行,滚滚前行。

“它强调育人作为大学的根本任务,将育人作为大学功能的首要功能。在此基础上,围绕教学这一轴心,不断促进科研的快速增长,同时为科研功能在理念、制度、组织机构、价值取向、资金投入上预留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学院还要以优质教学与高品位学术兼顾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陆丹说。

总体说来,以育人为核心,以科研为基础和支撑,同时兼顾社会服务。这个“成长型”大学的轴性设计,有效连接起三亚学院前五年基础和后十年发展。

面对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结合“成长型”大学轴性设计理念,三亚学院制定出开启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卓越进程的“计划书”——《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十年发展规划》,将宏观、宽广、弹性的发展战略高效落实到各个阶段的工作环节。在这份规划中,三亚学院详细分析了自身所面对的成绩、机遇、挑战和困难,清晰理性地将自身的发展置于全球化背景与中国社会进步建设之中,明确学院的发展将朝着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大学稳步前进。

一个好的办学理念,一个激励为主的灵活制度,一群有上进精神的人,一个以阳光文化为基础的执行文化,把三亚学院快速带到了今天。三亚学院人明白,办大学就要找准了大学人才培养的社会导向和市场定位,比别人更有效地缩短大学培养的个人与社会的距离。他们深深知道,现代大学作为特大混合型组织其更为本质的特征是——思想自由的基因。

一所好的大学,就像一个运行得好的社会一样。如同哲人斯宾若莎所言——少不了思想自由的基因。从建院的第一年开始,三亚学院就着力培养、并且努力地循序渐进地培育着讨论文化,这是大学学术自治的基础文化,也是大学培养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养分。

一直以来,三亚学院坚定地相信、并且小心翼翼地推进这种讨论文化。把讨论的个性与自由表达作为思想的基因,把讨论的个体发散和团队的整合作为沟通的基础,把良好的愿望和设计与现实的社会责任作为基本的价值向度,这样一来,三亚学院从一出生就有了秉承发展的灵魂之策。

这在三亚学院几个教师讨论平台(思想雨林、博士论坛、我有话说等)和数十个各具特色的学生社团组织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法学社、社会调查研究协会、心灵励志社、营销与金融协会、电子研究协会、中韩文化交流社、日本语道乐守、口才交流社、落笔文学社、掐丝工艺社、街舞社、天涯天文观测社等等,均是师生们表达个性自由和学术思想的场所。

“大学是一个充满理想与希望的地方,也是一个宁静又充满激情活力的地方。社团、协会就职像美食调味剂,使大学生活变得丰富多采,有滋有味。在这里,我们找到了自我的新平台,寻到发展进步创新的新舞台。”多名受访学生如是说道。

(3)分段管理:小心冀冀构建燕窝蜂巢

大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总是需要不同的管理思想与管理。也因此,分段管理成为陆丹管理哲学的又一要素。

作为三亚学院的“顶层设计团队”,陆丹等人在管理思想中特别重视大学作为特大混合性组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从而实施在不同阶段有张有驰,有抓有放的分段管理特点。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大学的发展如掌心指纹般了然其发展脉络,还需小心翼翼如构建燕窝蜂巢一般谨慎部署好每个环节。

三亚学院是在一片不毛之地上建起的。这就意味着一切都是打基础,一切从零开始。当校园建设、师生招聘等工作相对进入正轨后,就需要确定发展目标、战略与策略,就需要以不同管理思想与管理手段策动、实现不同阶段的任务。三亚学院发展早期,需要解决学校理念设计、制度设计、系统建构等一系列问题。

“在设计建构管理架构最初,办学团队如燕子吐津衔泥一般,用心竭力地精心构建着与办学使命和办学目标相一致、组织价值一致、架构之间联通、工作流程相扣的管理框架,并在落实过程中不断维护组织目标与个人,不断维护战略指导细节。”陆丹说,在理念落实的初期,学校以强有力的手推动着执行文化的发展,高执行力获得了办学的高效率,保障了三亚学院前期发展的稳定。

随着学校规模的逐步扩大,管理幅度增大要求管理层次增多,学校逐步下放“人,财,物”的管理权限,给予了二级学院和基层更多的权利,同时也赋予他们更多责任,激发基层的自主意识和工作活力,此时,组织系统最初的设计者逐步变为系统的监控者和维护者。

也因此,三亚学院在日常实践中,维护着学校的管理思想、管理价值、管理制度和管理文化的一贯性,如蜜蜂筑巢般小心翼翼,不断倾注心血丰富其建设,又在遇到与思想、价值、制度、文化不一致的人和事时,则不计成本地予以修正。当执行文化已经有了深厚基础时,必须逐步推行讨论文化以活跃学术氛围,满足大学做为科层制结构和扁平式结构相结合的特点,满足学者、学生在学术领域更注重自由、平等的文化需求。

“这也是以蜜蜂筑巢比喻维护系统安全的根本所在,期待日后大学理念、制度、价值、文化一旦可能受攻击操作,那么全体员工愿意捍卫,蜂涌而出。”陆丹说。

如今,三亚学院已从第一个五年“出世计划”昂首迈进了第二个发展阶段——十年的卓越进程期。陆丹认为,中国的大学不乏百年名校,作为一所民办普遍高校,要想在强手如林的高校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兢兢业业,必须奋起直追,必须在体制之上有制度之优。

高校中引进分段管理理念,与企业在组建、发展、壮大过程中不同时间段有不同市场战略如出一辙。“一个百年老店,第一个20年,第二个20年,第三个20年......肯定有不同的市场定位,也必定不断校正其目标定位。企业如此,高校也同样具有相通之处。”一位管理学专家这样分析说。陆丹则表示,“从本质上,由于分段管理要因阶段特点设计不同其他阶段的理念、制度、文化,倾全力集中所有资源为新阶段目标服务。因为在以思维更加发散、活跃的大学社区里,大学教职工几乎总是人人各有主张,如何贴切地整合而不是强制转换,这就不是能够轻松做到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根据价值转换而提前引导理念、构建范式、梳理渠道、有效反馈、及时调整,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运动过程。”

(4)职业管理:巧妙设计搭建道德平台

三亚学院是一所实行董事会和党委会双重领导的民办高校。如何管理好这所大学,作为学校的领头羊,陆丹坦言:自己也在不断地思索,不断地汲取,不断实践,不断地丰富,以求将三亚学院建成中国最好的民办高校。“要通过管理向办学要质量,我们积极探索了这些年,省委书记罗保铭发表的一篇关于管理学文章又给予很多启示。”

不久前,罗保铭发表了署名文章《五管齐下破解十大难题——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调查与思考》,结合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和生态省的实际,初步摸清了社会管理方面亟须解决的十个方面的薄弱环节,从怎么看、抓什么、怎么抓等方面,深入阐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系列根本问题,并形成了从五个方面解决问题的总体工作思路。

“一个省的省情了然于胸,就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解决的对策。大学是社会基层设置之一,也只有搞好调查研究,才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陆丹受到鼓舞,不断丰富其提出来的高校“职业管理”理念——所有人不论职级高低、岗位分类必须按照一定的职业准入门槛,方能迈进三亚学院的大门。

作为三亚第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三亚学院已建成3000亩的校园,各类建筑物面积55万平方米,2个图书馆藏书超过100万册,1个计算机中心,1个实验中心,2个标准田径场和2个标准游泳池。目前全校教师队伍1000多人,在校生近2万人。学科体系已构建起8个学科门类56个专业方向。这就是三亚学陆军建校七八年来的硬“家底”。

采访时,陆丹显然对三亚学院的家底非常清楚。“大学有几支不同的队伍,支撑着大学运行,促进大学发展。但大学几支队伍也极有可能因分类而分离出互不相关的团队价值。中国高校界曾提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以育人作为统摄三支队伍的价值,但实际上,三支队伍自身价值很少关联形成全力。”

三亚学院设计了“志业、敬业、专业、乐业”的职业道德基本要求,并作为所有人职业准入的条件加以规范。对干部以“智、信、仁、勇、严”为“五德”高标准,提升对干部的道德水平标杆。

对于教师,通过“学生、评估院、同行同事、教务管理部门”多个方向不同程度的评估体系,来评价一个老师教学育人的工作标准,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薪酬待遇与职业发展直接挂钩。在这个评价体系中,学生占有近50%的评价权限,既有对一门课的整体评价,也有对每堂课的动态评价。同时对评价结果的分布情况进行科学分析。评估院完全独立于学校行政体系之外,不受行政干扰地独立工作。以种种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务实,公平,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

对于行政人员和辅导老师,则打破常规,实行职员职级制,优化这支队伍的建设,明确这支队伍培养、建设、成长的目标,长期有效的激发这支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职员制以学院各级行政工作人员和辅导老师为主要适应对象,采用评聘分开的办法,实行职级管理,分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四个职等,其中每个职等又设有两个职级(如初级一级和初级二级)。每一级都制定了详细的岗位职级要求,符合要求者经过申请和审核后可晋升。职员制的导向在于本职工作的专业性和创新性,工作人员无需读博士,评教授,只要能在本岗本职上做出成绩,其薪酬待遇一样可以同步提高,是非教师职业发展的“绿色通道”。

这样,教师与职员,围绕育人中心,围绕学校使命,围绕学校战略,定位自己的职业行为,接受环境评估,是有序的也是自主地进取竞争,各自用力但最终能够劲往一处使。

陆丹认为,无论是哪一个岗位,必须有一定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这种职业化全方位的管理,打通规范与自主、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竞争和合作的通道,可以大大增加学校的活力与凝聚力。

(5)回溯管理:战略细节力塑评估体系

回溯,是三亚学院“四位一体”管理模式的又一个重要板块。

“大学需要不断回应社会需求、政府要求以及新问题新情况,但无论是什么项目,什么计划,什么行动,必然力求与学院大的发展战略目标吻合相一致,执行完后必须有一个绩效评估,并看细节是否都可能体现战略预期,”陆丹如此解释回溯管理理念。

三亚学院建院七八年来,建过的工程、办过的活动、执行过的科研项目、参与的行动等等,不计其数。但凭借着这个回溯管理,三亚学院不断校正其偏差与失误,为下一个项目积累经验,一步步地向腾飞靠近。

“这实际上就是战略目标与细节管理相联通的一体化,这个过程很难,但必须坚持,坚持下来了就成为习惯,成为制度了。”陆丹说。

对于三亚学院强力推行的回溯管理,三亚市政府有关人员给予高度评价:三亚市每年举办的各类活动也很多,过去基本上没有回溯评估,效果如何并不知晓,如果政府的每个行政行为都能建立起这种管理,那可以做到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驱动管理、分段管理、职业管理、回溯管理,构成了三亚学院完整的“四位一体”式高校管理新模式、新理念。这是一种极其严苛的管理,又是一种充满温情的管理。

事实上,无论是哪一种,其最终的落脚点均是服务,严管理——好服务——出效益,就是其内在的逻辑。“管理不能自成一体,管理不能高高在上,大学管理本质上要回到大学服务。围绕使命设计目标、结构、人力、流程和措施不难,重要的是还要设计各层级类别每个人与新目标相关联的职位,赋予各职位职业门槛、职业道德、利益责任。个人发展和大学事业发展整体高度相关,这样的基本制度构成三亚学院的发展动力机制,堪称三亚学院发动机和管理‘四位一体’的核心,也是三亚学院在同行中胜出的关键。”陆丹说。

“七年,其实我们只做了应该做的,七年中,我们时常夜不能寐,我们本该做得更好一些。我们不能错失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民办教育的机会,我们不能辜负海南各界支持民办教育的期待,不能辜负每个热切期盼成才的青年。”在5月9日晚的庆典仪式上,陆丹深有感触地对在座的1万多名同学说,“为了这份沉甸甸的重任,我们当忍常态难忍之态、当容常情难容之情、当做常人难做之人。教育事业绝不仅限于智慧的教授能力,道义的塑造人格,更要求教育者能够经常的在普通人与纯粹人中做出抉择,忘我以致谦卑、忘我以致孤独、忘我以致牺牲贡献,就此我们还远非高尚,三亚学院还需快马加鞭,中国的大学都得拼命加油。”

我们有理由相信,凭借着这种独特的“四位一体”式管理,中国最南端的这所大学,一定能秉着国际化的战略发展视野,勇立潮头唱大风,办出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的最优秀代表者,为中国当代民办大学的发展之道探路先行。

放眼世界

国际化背景下的教师发展:加拿大经验借鉴

李书恒/郭伟

《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第5期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基本趋势。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促使高校开始培养国际型创新人才,其关键举措就是拥有一支能够适应国际化形势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加拿大作为移民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特色明显,制定了灵活多样、体系完备的教师发展政策。加拿大高等学校在教师发展和促进教育国际化方面的对策和措施,对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国高校教师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赋予教师发展的新使命

所谓高等教育国际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大学联合会定义为:“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表现为管理理念国际化,学生、师资构成国际化,课程国际化,教学科研合作国际化等多个方面[1]。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具体参与者和实施者,必须加紧提高各方面的素质以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考验和挑战。

思想观念的转变。只有具有国际理念和视野的教师,才会在教书育人中注重学生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意识的培养,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才会主动地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强调国际化意识的同时,教师也应该有一定的本土情怀。如在科学研究中,既要了解相关研究领域世界前沿的情况,更要以本土地域特色为基础,发展传统优势学科,选择区域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作为自身的研究方向。

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学能力的提升包括课程设置国际化、教学方法国际化以及双语教学等方面。课程国际化需要现代的教育思想作指导,在课程设置方面以扩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方法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广泛借鉴国外先进的现代教学方法,如“合作教学法”、“暗示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证教学法”的同时,也要注重创新适合我国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开展双语教学,讲授国外原版教材,先进的、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

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作为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参与者和实施者,高校教师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无疑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首先应该熟练掌握并善于灵活运用外语,比如能撰写英文文章投发国际性刊物,能够编写英文教材;还应具备参加国际会议、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和访问的能力,了解和接触当代最新实验设备,增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与国际接轨的研究视野。高等教育国际化对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社会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高校教师在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创造出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要与国际接轨,达到国际水准。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带来的对于科研能力的强调,迫使教师应以本专业本学科知识为主线,紧跟科技前沿动态,主动向相关学科知识领域深入,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自身活力。

二、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大学教师发展项目

1.加拿大高等教育组织形式和理念

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中央一级政府不设教育部,以宪法形式赋予各省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权。各省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负责制定全省的高等教育方针和计划。各校具体的行政和教学事宜由校方自行决定和实施。联邦政府主要通过制定政策法律和经济资助来影响大学的办学方向。1911年,加拿大大学院联合会(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Canada,AUCC)作为全加拿大大学的代表组织成立,目前成员包括94所大学院校。1997年,AUCC发表声明,指出“大学的国际化远不只是个人之间、大学之间跨国界的合作,而是关于教和学的必要的一场变革”。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素是学生流动、课程设置、教师培训、国际合作开发项目及研究[2]。教师的发展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环节。2003年12月,AUCC提出把“高等教育全球化”列为加拿大的优先合作领域。同时,各个大学也把创建国际化校园、建设国际化师生队伍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据统计,至2007年,64%的加拿大大学聘任国外教师讲课,53%的教师具有国外经历,59%的教学课程有国外教师参与授课,75%的大学目前都有国际合作项目,合作对象最多的是中国和印度[3]。

加拿大教师发展本着“以人为本,多元发展”的理念,认为高水平的教师是实现高校任务的关键。教师发展围绕着四个目的,即“专业发展、教学发展、组织发展和个人发展”,以促进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能力,并积极营造有效的组织氛围,提高教师人际交往能力。在AUCC发表的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声明中,规定各大学必须制定一系列的政策鼓励教师多元化发展以迎合国际化的挑战。如阿尔伯塔大学的教学服务系统明确提出促进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和能力,鼓励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师发展环境,帮助教师安排个人职业规划。

2.加拿大高等教育教师发展结构体系

通常加拿大大学都设立有专门的大学教师发展机构;如大学教师发展委员会,主要负责教师发展项目的制定和评估。而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则负责大学教师发展项目的实施和具体培训工作。在各院系层次,也可能设置本学院的教师发展部门,其功能与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类似,但只负责本学院的教师发展。导师负责指导和监督教员的发展,教师个人则是教师发展的主体。在教师发展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各个环节,均有本校教师参与。如滑铁卢大学于1998年成立了“高等教育国际化顾问委员会”,该组织的成员主要为本校各个学院的教师代表,以及部分学生代表和行政管理人员,其任务是制定学校国际化的战略发展规划,定期向校长提出国际交流方面的建议。教师通过参与学校的发展规划与策略的制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为有效的履行教师的权利和职责,提升自身的发展。

3.加拿大教师发展项目

教师专业培训项目。2001年6月安大略省以立法形式通过教师专业培训项目,该项目要求教师在5年内完成14门课程的培训任务,核心课程集中在专业知识、教学策略、课堂管理和指导、技术应用和学生及家长沟通等方面。课时根据课程的学习要求而异,但每门课程不得少于5小时。专业培训项目的设计由大学教师发展委员会决定。大学教师发展中心负责扩充专业培训“课程提供者”的队伍,以便改进教师学习课程的可接受性、多样性以及课程质量。通过专业培训课程的设立,使得在职教师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其专业水平,扩充知识结构,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

实施教学课程的国际化。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0ECD)专家的定义,国际课程是指在内容上具有国际定位,着眼于培养学生在国际背景下的职业和社交能力的课程。针对课程国际化的要求,卡尔加里大学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提供外国大学的远程教育课程;吸引国外教师参与课程讲授;通过补充范例、案例研究、项目、论文、辅助读物,使当前的课程国际化;采用英语、法语双语教学;尽力开拓国际联系等。滑铁卢大学也提倡在课程教材的编写中,注重选取国外经典案例研究,以拓展国际视野。“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Challenge”收录。

鼓励跨国界合作的学术研究。加拿大出台了多项政策来鼓励跨国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2000年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与首席科学家基金合作启动了国际首席科学家计划。该项计划征集了加拿大的首席科学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大学首席科学家之间进行共同研究的申请。2000年首期拨款9亿加元,全加65所高校的上千名学者获此资助。在2009年宣布的8项研究合作伙伴关系项目中,有两个项目小组来自中国。2002年发布的《加拿大创新战略》提出,为实现研发绩效处于世界前5名的目标,联邦政府要为高校科研提供直接和间接费用,要促进科研成果的商业转化,要加大跨国界学术合作的经费资助力度。2010年加拿大政府拨款2亿美元,引进了19名来自美国、欧洲、南美洲的杰出科学家,加入加拿大13所大学,开展环境科学与技术、自然资源与能源、生命科学与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等四大领域的学术合作研究。

为教师发展营造便利的条件和良好的氛围。加拿大高校专门设立的教师发展机构,通过咨询和研讨会等形式,致力于促进教师的发展。如滑铁卢大学设立组织与人力资源发展部,主要以多层次研讨会的形式来促进学生、教师及员工的发展,学校提供经费来资助教师参加研讨会。研讨会时间灵活,通常事先设立讨论主题,教师选择参加的自由度比较大。研讨会可以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之前提供尝试教学新思想、新方法的机会,促进教师之间就各种问题和思想进行讨论,帮助教师深入认识并探究解决学术实践问题的方法。多伦多大学则鼓励新教师选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导师,在其指导下开展个人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这也是加拿大高校教师发展项目中最广泛采用的方法之一。阿尔伯塔大学也为新教师安排导师,帮助其提高教育思想和理念,在线提供教学资源,安排老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和技术的单独咨询,举办各种讲座、报告会和研讨会,提供优秀教学档案范例等。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国教师发展对策

丰富和创新教师培训形式。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培训形式主要有11种,包括高级研讨班,国内访问学者,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教师进修班,骨干教师进修班,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助教进修班,岗前培训,社会实践,单科进修,短期研讨班和讲习班以及出国进修。培训项目一般有名额限制,且参加培训的教师多数是新教师、年轻教师和骨干教师,出国进修多为语言类教师。实际上,所有在职教师都有发展的需要,都有面临观念更新、知识更新从而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的需求。因此,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项目,扩大培训受众对象,并运用聘用、考核、评估等机制倡导教师的培训与进修,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

组建国际化师资队伍。师资国际化是高校国际化的重要标志,拥有国际知识和国际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世界意识、全球观念以及掌握世界科学知识的国际人才。一方面,大学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必须采取积极的“引智”工作,吸引国外专家、学者加入教师队伍,以保证师资的国际化。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教师构成国际化,如阿尔伯塔大学商学院有70%的教师来自不同国家。多伦多大学很多学院规定本校应届毕业的博士不能直接从事本学校教学工作,需要有其他高校的工作经历才可考虑,教师来源多数为其他国家或地区名校毕业学生。另一方面,除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外,更重要的还是发挥高校自己的造血功能,让业务过硬、素质全面的教师到国外去接受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具备国际视野、国际修养的国际化高层次人才。

引进国外优质的课程体系。引进国外优质的课程体系包括优质的课程设置及其配套教材、课程管理制度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方法等。在课程内容上,可引进教育先进国家的权威教材,坚持双语教学和原版教材相结合。在课程管理上,推行国际上以选课为中心的弹性课程学习制度与国际互认的先进课程体系等。引进和学习国外著名大学的优质课程体系,可以更好地推动我们目前的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和教材的改革。

促进教师的国际双向流动。派遣教师赴国外高校进行短期研修和讲学,有利于师资培养、课程建设及提高课程质量。而基于此点的交流与合作,将会带来“滚雪球”式的效应——双方教师不断地请各自所熟悉的教师加入进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合作与交流的“网”。随着教师之间交流的深入,教师之间的合作、研究内容的不断加深,又会推进教师所在高校学科队伍的发展与建设。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的良性循环,会为培养国际性人才构筑一个平台。

积极推进国际间学术科研交流。科研是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在动力,发展和支持高校的科研工作,也应成为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一环。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形式多样,如参加跨国合作研究,以课题为中心召开国际研讨会,开展校际之间的合作交流等。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合作项目。主要通过加拿大国际开发署(CIDA)的资助促进。该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与科研援助,同时对加拿大高等教育发展也带来了重要影响。

建立专门的大学教师发展组织机构。大学教师发展是终身的、持续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需要随时随地寻求并得到某一组织机构的支持和帮助。目前我国与教师发展相关的机构多为各区域、各省级师资培训中心,这些培训中心多集中于新任教师的培训工作,且服务对象过多,难以形成及时且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大部分教师在寻求教学支持和帮助时找不到合适的组织。因此,借鉴加拿大经验,每所大学都应成立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并建立相应的网站,各院系也应积极成立相应的教师发展组织,通过咨询和研讨会等多种形式解决教师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提供帮助。教师发展中心应定位于“服务导向型”,只有树立为教师服务的理念,才能让教师成为发展的主人,才能有效促进教师发展,使得教师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不断完善,超越进取,迎接挑战。

生态系统视域下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探析

刘月秀

《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第10期

如何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这个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高校的高度重视。美国是开展创业教育最早也是最普及的国家,创业教育对于推动美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生态系统的视角来分析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可以发现其内在蕴涵的整体生态观、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开放特征。美国创业教育的经验对于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和构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具有理论价值和参考意义。

生态系统(ecosystem)一词最初是由英国植物群落学家A.G.坦斯利于1935年首先提出的,这一概念为我们研究生物体与环境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基础、观点及角度。如果把创业教育看作一个生物体,任何一种生物生长与发育都离不开生活环境。创业教育,主要是围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学生在未来能开创自己事业所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那么,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创业教育与周围的生态环境之间,通过信息流动、激励保障、辐射带动等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构成的统一体。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各种内部和外部的因素都对创业教育起着制约、调控作用,影响创业教育的发展、延续和成效,这些内部和外部因素被称为生态因子,有时不仅是单因子,而是综合的、多因子起作用。创业教育诸因子对创业教育的成效产生重要影响,而创业教育的成效又会反过来作用于各个生态因子,对各因子产生促进或抑制作用。分析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与成效起促进或限制作用的生态因子,对于构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有重要作用。

一、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秘密在于近30年来兴起的创业浪潮,成功的高校创业教育是这股创业浪潮的强大动力。目前,美国有1800多所大学和学院开设了2200多门创业教育课程,有277个学位授予点,44种学术期刊和100多个创业研究中心。在过去的30多年中,创业学已成为美国大学、尤其是商学院和工程学院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分析美国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对于揭示美国创业教育成功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在影响创业教育的系列内部和外部因子中,国家政策、社会环境、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平台是最重要的生态因子,而各因子均通过高校这一载体对创业教育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1.国家政策因子

政策扶持是创业教育的坚强后盾。首先,政府制定了多项创业政策,以促进大学毕业生创业。上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以《贝多法案》(BayhDoleAct)为代表的、旨在促进实验室发明向市场转化的公共政策。美国国会依据《小企业法》设立了小企业管理局(SBA),帮助有意经营小企业的人(相当数量为大学毕业生)创办自己的企业,并设立了白宫小企业委员会和国会小企业委员会,协同SBA工作。国家科学基金会设立了实施“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机构,鼓励创业者积极创业。同时,美国的中小企业政策也有利于将创意很快进行市场转化。在美国,一个新的有限责任公司从注册到正式运营所需程序为6个,从开始申请注册到新公司开业仅需要6天,开办公司所需的最低法定资本金为0。据2008年《全球商业环境报告》显示,美国创业及商业环境的容易程度在178个国家中排名第3。在税收方面美国政府也制定了多项优惠政策。1978年将资本利得税从49%降至28%,当年美国的创业投资额增至5.7亿美元;1981年,政府进一步将资本利得税降至20%,带来了创投行业的第二次繁荣。2000年《新市场税收抵免方案》(NMTC)出台,规定投资者如果投资在促进低收入地区发展的“社会发展基金”,可以从所得税中获得税收抵免。这些政策降低了大学生的创业成本,极大地调动了创业的积极性,也从根本上促进了大学创业教育的开展和繁荣。

其次,政策导向带来了雄厚的资金支持。政府专门设立了国家创业教学基金,建立了发达的融资和创业投资体系。同时,创业教育的发展还得到了众多社会机构的资金支持,这些机构提供基金或经费资助创业竞赛和创业项目,奖励创业优秀学生,开发创业教育课程等。美国在1951年成立了第1个主要赞助创业教育的基金会——科尔曼基金会(Coleman Foundation),随后涌现出许多支持创业的基金会,如考夫曼创业流动基金中心、国家独立企业联合会、新墨西哥企业发展中心等。这些基金会每年都会以商业计划大赛奖金、论文奖学金等奖金形式和捐赠教席的形式向高校提供大量的创业教育基金。非营利组织、机构、企业界、基金会和创业者的经费支持和赞助使得创业教育能够顺利快速发展。

另外,政府建立了较完备的创业保障体系,即使创业失败了,也有失业保障。美国法律允许个人破产,可以申请自我破产,即使破产,衣食住行也会得到保障。他们认为创业具有不确定的因素,存在失败的可能性,因此将创业的失败或挫折看作是一种经验学习。社会环境对失败的宽容态度使很多大学生能够接受创业并愿意尝试创业的挫折或失败。在政府的主导下,创业教育已逐渐形成一个相当完备的社会体系,涵盖了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直至研究生的正规教育。

2.创业教育师资因子

严格的教师选拔程序是高校创业教育教师素质得到保证的基础。在选拔创业教育教师方面,各个高校和院系都有自己的一些规定和程序,保证创业教育教师在进入高校任教之前就已经完成了较高的学历教育、较强的学术训练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一些高校在聘用创业教育教师时要求必须具备博士学位,要求有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以及经济学、社会学等学历背景。另外,是否具有企业管理经验或创业实践经历也作为聘任创业教育教师的一个重要条件。很多创业学教授曾经有过创业的经历,并担任过或现在仍然担任一些企业的外部董事。因此,创业教育教师往往来自不同的企业公司,从事过多年的企业管理工作,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与生产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从而保证了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质量。

另一方面,注重吸收社会上一些有创业经验又有一定学术背景的人士从事兼职教学和研究,特别是聘请成功的企业家作为创业教育的客座教授。通过聘请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担任创业教育兼职教师,为大学创业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案例和创新的思维,也为有创业理想的学生提供了实用的建议。他们一般以短期讲学、参加创业论坛、参与案例讨论等方式指导学校的创业教育,对学生的创业计划给予专业的指导和评估。INTER公司的现任董事长、前任首席执行官从1991年秋季起每年为斯坦福大学开1~2门课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创业与技术中心每年邀请全球科技、商业、经济领域的知名人士为学生作讲座。

美国高校注重培养具有专业化创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并重视教师的创业实践经验的积累。创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教师的经历、经验和学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具备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会对创业领域的实践、发展趋势及社会需求变化有良好的洞察力,为此很多高校积极鼓励本校创业教育教师“走出去”,获得实践经验。鼓励和选派教师进行创业实践体验,如实际从事设计店面、寻找店铺、判断销售目标、讨论预算、进行广告等活动。有的高校鼓励有创业兴趣和意向的教师在保留大学教师职位的前提下,离开高校一段时间进行创业。教师们通过创办公司积累了创业的实践经验,可以为学生提供直接的创业信息和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

3.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因子

美国高校对创业教育建立了系统化的课程设计,为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育理念的落实奠定了基础。课程可以分为创业意识类、创业基础知识类、创业技能素质类和创业实务操作类,主要由商业计划书、创业营销、技术竞争优势、新兴企业融资、企业成长战略等组成。百森商学院的创业学课程体系被誉为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化的基本范式,主要分为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类。核心课程包括五大模块:战略与商业机会、创业者、资源需求与商业计划、创业企业融资、新创企业的快速成长。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使学生了解作为创业者所应具有的个性品质,初步掌握创业前要获得的创业知识,获取创业过程中有关融资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方法,理解小企业成长和创业发展的一些规律。选修课程分为三大模块:覆盖学生90%的基础课程,覆盖学生63%的专业课程,覆盖学生63%的支持课程。课程涵盖了以下方面:筹集资金、创业者营销、企业成长战略、管理成长企业、收购小企业、家庭创业者、连锁经营、高科技创业、风险资本和增值资本、对社会负责任的创业、创业者的并购战略、家庭企业的主要改变和增长等。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坚持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教学和科研结合、文科和理科相结合,强化学生实际创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围绕创业教育的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美国创业教育模式分为聚焦模式、辐射模式和磁石模式。在聚焦模式中学生经过严格筛选,课程内容呈现出高度系统化和专业化的特征,以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为代表。磁石模式提供的课程比较宽泛,如企业策划、新企业创立、全球创业学等,磁石模式的代表为麻省理工学院。辐射模式强调根据本专业的特征设置课程,不同学院学生能够结合专业背景选择创业课程;辐射模式的高校数量较少,如康奈尔大学和仁斯利尔理工大学。

各种创业实践活动是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高校为学生建立实践基地、创业园、实习基地等,并利用校企合作组织开展创业模拟活动;建立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建立学校、社区和企业良性互动发展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构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麻省理工学院创业教育中心开设的E-LAB课程中,学生每周有一天时间在高科技的新公司工作。斯坦福大学重视实践教学和现场模拟教学,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建立起来的硅谷为学生提供便捷的研发平台和实践平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创业与技术中心设立了风险实验室,设计和安排类似创业实践和孵化器的课程和活动,提供一些资源以帮助学生进行创业和新兴产业的孵化活动。

二、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几点启示

整体的生态观。从生态系统的视角来看,高校创业教育是受多个内外因素影响的有机统一整体。不仅包括学校的一些创业课程或活动,而且涉及政府、社会、高校、学生等多个因子。近30年来,美国政府将创业教育纳入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在所有层次的教育体系中实施创业教育国家计划,从政府层面组建专门机构,配备人员,指导、设计、协调和参与创业教育规划制定,建立创业教育的数据监测和服务系统,建立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创业政策,提供创业资金,搭建创业平台,引导社会各界包括非营利组织、机构和企业界等对高校创业教育进行关注和支持。政府的积极推动有力地调动整个社会资源支持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在政府和社会的推动下,高校积极开展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实践平台得到良性发展。美国各大高校还经常组织创业交流会、创业俱乐部等实践活动。高质量的创业教育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具有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创业成功后又回馈社会并反哺高校创业教育。他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良性互动的整体。

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美国创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课程教学到专业教学,再到学位教学的过程;经历了从片面的功利性职业训练到非功利性的系统性教学过程。创业教育实施基于普及创业知识、培养创业能力、提高创业者素质、培育企业家精神,进而激发创业行为,使更多的受教育者将创业和自我雇用作为一种职业选择,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基于两个基本的子系统:一是在教育子系统,建立了完善的教师选拔培训方案,开发了系统的课程体系,建立了完善的实践平台,为创业教育者提供交流和流动机会;二是在创业子系统,理性的创业文化,日趋完善的激励和保障政策,庞大的社会资本网络,为各种创业组织和创业者搭建孵化平台。这两个子系统有机结合,既满足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需求,同时又为创业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平台,创业成功的效应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创业教育的发展,真正实现了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互动开放的系统。近30年来,美国逐步形成了开放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即以创业型高校为基础,包括了政府、社会、创业师资、创业课程、创业项目组织和中心、孵化园等与创业教育相关的所有资源的整合。该系统的形成并不只是以上资源的简单叠加,而是构成了一个创业教育核心区域,在这个区域中,创业教育活动最关键的因子——创业师资和作为创业基础的资金,通过这个生态系统迅速、紧密地结合起来,并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全社会创业资源,形成一个动态的、辐射的、开放的创业教育体系。美国的创业教育不仅限于正规的学校课程,而且还有丰富的创业活动,不仅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还通过创业中心与社会建立了广泛的外部联系网络,包括各种创业者协会、风险投资机构、创业培训机构、孵化器和科技园、创业资质评定机构、小企业开发中心等等,形成了一个政府、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开放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有效地开发和整合了社会各类创业资源,极大地促进了创业教育的发展。

宁夏大学新闻网 | 宁夏大学报 | 博亚论坛

版权所有:宁夏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