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党委中心组2011年理论学习材料第8期

发布日期:2012-02-23    浏览次数:

领导讲话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高层论坛上的讲话

(2011年12月11日)

胡锦涛

女士们,先生们:

10年前的今天,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这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为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坚持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相结合、实现自身发展和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相结合,积极化挑战为机遇,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

10年来,中国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显著提高。我们不断扩大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市场准入,不断降低进口产品关税税率,取消所有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进口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全面放开对外贸易经营权,大幅降低外资准入门槛。中国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9.8%,达到并超过了世界贸易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要求。中国服务贸易开放部门达到100个,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我们大规模开展法律法规清理修订工作,中央政府共清理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2300多件,地方政府共清理地方性政策和法规19万多件。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可预见性不断提高。

10年来,中国坚持实行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对外开放政策,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有力推动。中国全面享受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权利,经济发展获得了良好外部条件,同世界各国在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中国货物贸易额的全球排名由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额跃居第一位,进口额累计达到7.5万亿美元;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7595亿美元,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40%以上,2010年达到688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中国每年平均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为贸易伙伴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和投资机会。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累计汇出利润2617亿美元,年均增长30%。

10年来,中国积极承担应尽国际责任,努力推动各国共同发展。我们积极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同国际社会一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着力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我们坚定支持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参与二十国集团等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建设,致力于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贸易体系、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机制等改革和完善,致力于促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我们高举自由贸易旗帜,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推动建立公平、合理、非歧视的国际贸易体系。我们积极推动建立更加平等、更加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加强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加大对外援助力度,近10年累计对外提供各类援款1700多亿元人民币,免除50个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近300亿元人民币到期债务,承诺对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7%的税目的产品给予零关税待遇,为173个发展中国家和13个地区性国际组织培训各类人员6万多名,增强了受援国自主发展能力。

10年来的实践,丰富了我们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的认识,坚定了我们实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信心。实践证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扩大对外开放,惠及13亿中国人民,也惠及各国人民;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勃勃生机和巨大潜力。

女士们、先生们!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进步,才能破解发展进程中的难题。30多年前,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我们正确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顺应人民愿望,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大活力。中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全球经济治理出现新变革,同时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已,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增多,国际和地区热点此起彼伏,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重大自然灾害等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从中国来看,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跃升,中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发生很大变化,同时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国际竞争力不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较多。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国将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观察世界、观察中国,根据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和质量,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更好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我们将适应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更加注重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们将继续通过开放市场、引进先进技术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传统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我们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我们将扩大服务业开放,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我们将稳步推进农业领域对外开放,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朝着集约化、效益型方向发展。我们将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吸收外资进入法律法规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鼓励外资企业在华进行文化科技研发、发展服务外包。我们将更加注重为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所有制企业提供公平的市场准入待遇,更加注重在开放中增强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动力。

——中国将进一步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我们将坚持进口和出口并重,把扩大进口和稳定出口结合起来,把积极扩大进口作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努力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我们将完善进口支持政策,降低进口成本,提高进口便利化。今后5年,随着中国扩大内需战略的有效实施,中国消费结构将继续提升,居民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2015年有望达到32万亿元人民币,国内市场规模将位居世界前列,今后5年中国进口总规模有望超过8万亿美元,这将给世界各国带来巨大商机。我们将加强同主要顺差来源国的经济合作,通过共同努力逐步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我们也希望有关国家尽快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放松高新技术产品对中国出口管制,方便中国企业前往投资,为双边贸易平衡发展创造条件。

——中国将进一步完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中国区域多样化和发展不平衡蕴含着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机会。我们将把扩大对外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结合起来,协同推动沿海、内陆、沿边开放,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均衡协调的区域开放新格局。我们将继续深化沿海地区对外开放,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参与沿海地区技术研发、高端制造、生态功能区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进。我们将积极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到中西部地区投资办厂,参与中国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我们将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繁荣双边经济,实现互利共赢。我们将积极扩大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领域对外交流合作,在扩大开放中促进中国社会事业发展。

——中国将进一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深化对外经贸合作、促进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中国将继续扩大各领域对外开放水平,强化产业政策与外资政策的协调,继续欢迎各国投资者来华投资兴业,鼓励外商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利用全球科技智力资源推动国内技术创新。中国将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引导企业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合作,重视开展有利于不发达国家改善民生和增强自主发展能力的合作,承担社会责任,造福当地人民。

——中国将进一步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我们将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要求,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继续开展涉外经济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措施的清理工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推动政府服务朝着更加规范有序、公正公开的方向发展。我们将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和司法保护力度,健全市场信用体系,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大市场,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良好经营环境。中国将加强自身投资环境建设,继续优化公共服务和管理,不断完善市场体系,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公平、稳定、透明的投资环境。

——中国将进一步推动共同发展。我们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承担力所能及的义务和责任,继续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同各国一道分享发展机遇、应对各种挑战,使中国发展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我们将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务实合作、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和人才培训,扩大同发达国家的互利合作,深化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妥善处理经贸摩擦。我们将致力于维护和加强多边贸易体制,继续推动多哈回合谈判,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我们将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好更快发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粮食危机、气候变化以及重大自然灾害,中国将同各国合力应对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新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进行改革开放,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与各国友好合作密不可分,中国未来发展需要国际社会理解和支持。我们衷心感谢所有理解、关心、支持、帮助中国发展的国家和人民。

我们多次郑重宣示,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致力于促进世界共同发展。面向未来,中国将坚定不移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我们坚信,一个改革开放的中国,一个繁荣发展的中国,一个和谐稳定的中国,必将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李长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讲话强调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努力开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局面

《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21日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记者隋笑飞)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20日上午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文明委主任李长春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精神文明建设实际工作之中,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李长春在讲话中向受表彰的城市(区)、村镇、单位表示热烈祝贺,向辛勤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战线的全体同志表示诚挚问候,向积极参与、支持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感谢。他说,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精神文明建设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以群众性创建活动为抓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各项工作在改进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李长春指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头等大事,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紧紧抓住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有利契机,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努力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紧紧抓住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个重要载体,进一步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紧紧抓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个紧迫任务,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紧紧抓住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这个战略任务,进一步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

李长春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大力改革创新,坚持求真务实,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中央文明委副主任刘云山主持会议。他说,要进一步深化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中来部署、来推进。要大力宣传推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使越来越多的城市、村镇和单位跨入先进行列,整体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中央文明委副主任刘延东宣读了表彰决定,授予27个全国文明城市(区)、899个全国文明村镇、1794个全国文明单位,继续保留23个城市(区)的全国文明城市(区)荣誉称号。中共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江西省新余市罗坊镇党委书记龚小兵,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何显富和安徽省淮北市委书记毕美家分别代表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参评城市作了发言。

中央文明委委员出席会议。各地各部门文明委负责同志,受表彰的城市(区)、村镇、单位代表参加会议。

文化建设论坛

领导干部应成为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

《光明日报》2011年12月16日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文化工作,加强理论学习和文化问题研究,提高文化修养,努力成为领导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文化”,更要“懂文化”。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的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元素,享受丰富的文化产品、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成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条件下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领导干部只有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高度的文化自觉,按照文化建设规律顺势而为、改革创新,方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文化之花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遍地绽放。

首先,领导干部要正确处理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随着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日益增多,文化的经济功能也愈发强大。近些年陆续有20多个省区市提出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发展目标,北京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10%。数据表明,文化产业对各地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步提高,文化产业正在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这些都要求领导干部要懂得文化产业发展规律,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既有特色品牌,又有拳头产品,既注重拓展外延,又注意挖掘内涵。但同时要注意,不能将文化GDP化、指标化,应把社会效益摆在第一位,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避免将文化功利化的倾向,从更高的层面把握文化产业的价值和功能。

其次,领导干部要重视将文化发展着眼于改善民生。提高人们的精神享受是文化发展的根本意义。构建公共文化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民众幸福感的重要途径。据测算,文化领域已经成为中国少数几个总供给不能满足总需求的领域之一,尤其是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着人员、经费等方面困难,影响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果。领导干部一方面要重视文化基础设施这样的硬件建设,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公共文化服务的软件建设,防止文化利民形式化。要懂得如何整合文化资源,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改革,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事业建设,从根本上提升百姓对文化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再次,领导干部对文化的管理要符合文化自身发展规律。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和商品双重属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子系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系统内相互交融,不可分割。当行政管理顺应文化发展规律,各子系统就会产生强大的发展合力,反之则越走越远。所以领导干部在文化管理上要有全局化、战略化的眼光,懂得文化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要确立文化发展的战略架构,避免短期化和表面化行为;理顺文化管理的体制机制,避免条块分割的弊端,防止出现管理交叉或管理真空;转变观念,适当放权,变管理为服务,通过公平竞争机制激发创新活力,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赵琦)

高校社会科学

编者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要求,近期,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织部分省(区、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领导、高等学校书记校长专门就繁荣和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进行分析讨论,现摘发他们撰写的文章,以飨读者。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之路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陈雨露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了“文化强国”战略,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主阵地和示范区,也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应该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积极作为、主动作为。

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研究型、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被喻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学校始终把人文社会科学作为立校之本、强校之基,长期坚持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鼓与呼,促进和营造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氛围,并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之路。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一如既往地勇于担当,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过程中精心谋划、有所作为。经学校认真研究,在已有《“十年腾飞”学科建设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顶层设计,深度整合,推出八项措施:

明确目标,优势整合,努力构建全面高水平覆盖的学科体系。努力保持并不断提升在国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领先地位,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全面高水平覆盖,部分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其中,经济学科水平在多数可比指标中位居世界前列,在几个重点学科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法政学科群在国际学界具有较强影响力,部分学科方向做到“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人文学科群主要领域达到“国内领先、世界知名”;根据学科特点和发展态势,致力于在经济学科群和法政学科群中打造相关学术领域的“人大学派”;以“战略设计、评估准入、目标考核、制度创新”为原则,有计划、有重点地在国际科学研究前沿领域、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和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创设3-5个学科特区。

不拘一格,加强引进高端人才和高端后备人才,进一步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全面实施人才“3231”计划,在用人机制、考核机制、评价机制上大力创新,进一步提升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整体实力和水平。“3231”计划具体为:吸收300名左右拥有海外一流大学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含外籍教师120人左右)进入教师队伍;实施新一轮“双百工程”,在校内培养100名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具备相当学术实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引进100名具有一流学术水准的知名学者;引进(培养)30名左右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千人计划”入选人:引进(培养)10名左右具有世界影响的战略科学家和世界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大师。

重点扶持,完善机制,不断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大力支持基础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大力支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研究等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问题的创新研究,在科研成果奖励、科研项目设置等方面向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倾斜;探索高水平科研平台的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创新,鼓励个人自由探索,加强高质量科研团队建设;加强国际科研合作,通过合作提升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学术期刊“走出去”,不断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评价的质量意识,将质量导向贯穿于哲学社会研究和评价的各个环节层面,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强化教学,重视实践,大力培养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杰出人才。重视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加快科研成果向教材的转化,特别是要及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组织编写的各学科主干课程教材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大力建设名师名课,“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精品课程和高质量的视频公开课程,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服务公众需求,普及社科成果;重点建设学生调查研究基地,推动学生进行科学研究,让学生深入了解、研究并服务中国社会,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杰出人才,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落实于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

协同创新,咨政育人,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国家和社会的作用。强化使命意识,积极传承创新,努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发挥党和政府决策重要“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推动文化科技园建设,巩固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品牌,建成文化产业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有行业影响力的高端咨询产业基地、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基地、创意技术转移中心;不断扩大校地合作的范围和领域,在区域全面可持续发展、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创新手段,深化交流,切实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大力培养和引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优秀拔尖人才,培育能在国际学术界自由交流、引领国内学术研究潮流的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继续办好国际小学期和全英文硕士项目,加强选派学生海外交流学习或进行国际联合培养,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性;以成立“中法学院”为契机,按照“高水平、有特色、国际性”的办学理念,探索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国际交流和教育合作的新形式、新方法;以“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精品外文翻译与海外推介项目”为依托,在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中发出中国的声音;与国外高水平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扩大学校的海外存在,充分利用学科优势传播中华文化,推介当代中国;用好学术精品、国际性论坛、著名学者这三张名片,不断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

加大投入,统筹资源,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造物质条件和基础设施保障。积极探索建立哲学社会科学的投入稳步增长的保障机制,形成稳定的经费支持体系;“十二五”期间,在保证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正常经费的基础上,专项投入用于高水平人才引进、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学校科研项目体系、国际会议资助、文科图书资料及数据库购置;以信息化为手段,加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社会调查、统计分析、基础文献、案例集成等专题数据库,使之成为完整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数据平台”,形成功能完善、方便快捷、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的支撑体系。

规范管理,以点带面,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营造良好环境。以开展“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改革试点”等三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为契机,加强教学、学术活动、科研机构、学术出版物等运行机制的规范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坚持“以人为本,质量为先”的导向,更好地发挥科研评价体系的导向、激励及诊断作用;鼓励坐学术“冷板凳”,允许学术研究的失败和错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哲学社会科学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精神格局和未来前途。中国人民大学推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八项措施,是学校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之路的又一次实践。

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迎来了全面繁荣发展的春天,我们要抓住机遇,携手共进,解放思想,乘势而上,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国家昌盛和民族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做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的践行者和主力军

中南大学党委书记 高文兵

为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两项重要任务,中办、国办转发的《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ESI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论文数量和论文被引次数较十年前都增加了2倍左右。但是,与美国及欧洲国家相比,我们这两个指标仍然存在很大差距。这种差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有限的国际话语权,它既不利于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也不利于向国际社会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因此,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准确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另据统计,在我国已公开发表或公开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中,80%以上的成果来自高等学校,这充分显示了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主力军作用。再从高校的职能看,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这也决定了高校必须义不容辞地成为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的践行者。

高校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首先必须统筹规划,丰富“走出去”的主题内容。当前,应当重点培育和扶持三方面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相结合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和诠释,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内容,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特别是当代中国的关键所在。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推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根之所系,研究推介祖先留下的这份宝贵的遗产,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把钥匙。三是对人类共同问题的有力回答。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当今全球化进程中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发出响亮的中国声音并积极谋求国际共识,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使命和重要课题,也是彰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之世界意义的有力抓手。要采取有力举措将这三方面的研究力量很好地调动、激发和整合起来,使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内容“鲜”、“活”、“醇”、“正”,既切实为国家利益服务,又真正为世界人民所需。

高校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还必须创新思路办法,拓宽“走出去”的方式途径。概括而言,高校主要应当在两个大方向上下功夫:一是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要走向世界,必须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方法,并从自身观察和他者反观辩证统一的视角来深入研究各种独特性和普遍性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研究成果才是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相统一的成果,我们才能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建成一批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相统一的优势学科。二是要探索多种形式的哲学社会科学传播途径。这包括与国外高水平社会科学科研机构开展深入稳固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乃至牵头设立国际性的学术文化组织,加大优秀社会科学专家的国际访学力度和海外高层次社科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大优秀社会科学著作和文化精品的翻译力度,着力建设好一批国际问题研究机构,探索创办高水平外文学术期刊和学术网站。总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不宜采取轰轰烈烈的大规模、运动化模式,不宜期待一蹴而就的效果,而应当系统设计、分步实施、持续推进,以其他国家民众易于理解和能够接受的方式渗入各国特别是世界主流传播渠道之中,经过长期努力达到润物无声而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乃至中华文化影响力实质跃升的理想成效。

加强国际文化和学术的沟通与交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 施建军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特别是推进中国文化和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强化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角度,提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1.适应国际化的战略需要,在中国高水平大学加大力度,建立一批国际、区域和国别问题研究中心和“智库”,提升中国在国际问题上的话语权。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国际化,特别是我国国际化分工程度不断提升,我们必须提出自己在国际政治、经济、贸易、法律等多种学术问题上的态度和观点。我们需要提升国际化问题的研究能力。当前急需加强已处于减弱状态的国际化问题研究机构的建立,组织一批高层次、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学者队伍,支持追踪国际问题的长期研究,加大国际信息资料建设的力度,真正建立一批水平高、反应快、有能力参与和影响决策的国际问题智囊团。

2.把中国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翻译和传播出去,推进中国优秀文化走向世界。我们必须站在世界文化和学术平等交流的立场上,推动中国文化和学术精品走向世界。对大学在一些有重要国际影响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立项计划中,要提出国际推广的任务要求。在国内高水平大学建立一批翻译中心,运用各种语言,多方位介绍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有条件的高校,要组织构建外文期刊和网站,及时有效地推进优秀学术成果的传播,增加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我们必须一方面产出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成果,另一方面,加大优秀文化成果的推广力度,增强中华文明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3.全力打造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通过国际联合召开国际学术会议和利用孔子学院这一平台,全面介绍中国的社会、科技、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成就和发展概况,系统分析和阐述中国成功的发展之路。在学习他国优秀文化和科技成果的基础上,主动地、加大力度地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交流。目前,根据我们的了解,国外的学者和我们交流的需求很大,兴趣很高。例如,在国家汉办的大力支持下和我校商务汉语基地精心筹划和推动下,“商务中国”巡讲团赴俄罗斯、美国、日本、巴西、韩国、斯里兰卡、孟加拉等国家进行中国发展问题的专题演讲并与当地高校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反响热烈。我校商务汉语基地把重点放在商务汉语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推广方面。如与希腊雅典商业大学联合召开“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国际商务研讨会,这是全球第一次将中、希古典哲学思想应用到现代经济管理之中,在世界各国引起了东西方古典哲学思想的研究热潮,特别是运用东方智慧解决西方部分国家的债务危机,提出了新对策和建议,受到国际社会的好评。

4.运用高校资源,组织师生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和文化演出等活动。例如,我校近期受国家汉办的资助和委派,组织大学生艺术团走出国门,赴美国、沙特阿拉伯、希腊、德国、意大利、奥地利、捷克、匈牙利、斯里兰卡和孟加拉等国巡演。艺术团浓厚的中国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演出,传递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建构和谐世界的愿望,反映了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精神风貌。同时,我们积极在各国开展巡展活动,制作“中国印象”系列和“中外大学生文化交流”等内容的展板,依托各国孔子学院平台开展展出活动。有关中国历史、地理、文化、商务、教育发展的精美图片和中英文文字,全面细致地介绍了中国,吸引了大批当地观众。巡展与巡演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既节约了活动成本,又起到了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结果。

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提升学术创新能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 吴汉东

科研评价问题是长期以来影响和制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一大难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创新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体制机制,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并将其作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五大任务之一。同时,教育部酝酿多年的《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也于日前出台。我认为,当前高校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应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基础与应用。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分类评价,并注重对其社会效用的评价,是国外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对于我国高校而言,可借鉴这一做法,对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确立不同的标准、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对于基础性学科及其研究成果,应当以学术效果评价为主,重点是按照“创新性、前沿性”的标准考察其学术价值,尤其是对应用性研究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对于应用性学科及其研究成果,则应当以社会效用评价为主,重点是考察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有无贡献及贡献程度。

二是数量与质量。在当前高校所面临的各种检查、评估中,尤其是在学科排名、学位点申报等方面,科研成果的数量都是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完全以质量为标准进行科研评价是很难做到的。尽管如此,仍应进一步提升科研精品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以激励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产出具有较高显示度与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在具体措施上,可借鉴国外高校的“代表作制”,对经同行评议认定的标志性学术成果的作者,可在职务聘任、导师资格认定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减轻其科研考核压力,努力为高水平学术人才创造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

三是形式与内涵。在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体系中,文献计量、引文分析、影响因子等技术手段被广泛采用。由于科学、权威评价体系的缺位,这些原本属于技术上、形式上的手段逐步偏离了其工具属性,越来越多被作为目的本身来追求,而学术成果的内涵及其理论价值、社会效用反而被忽略。为遏制这种形式与内涵倒置的“技术主义”倾向,必须进一步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方法,对科研成果的内涵与质量进行科学评价。在具体措施上,对基础类的研究成果,由于其理论价值的显现需要一个较长过程,可适当延长其评价周期,并扩大同行评议的范围,尤其是要适当增加无利害关系的评价主体数量;对于应用类的研究成果,可借鉴英美等国高校的做法,试行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方法。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很多法律、政策、规划、文件都是由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主导或参与制定的,对于其中的部分研究成果,可在其实施一定时期后,组织由同行专家、实务部门专家、利益相关者代表构成的评议组,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

体制机制创新是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重要保障

东南大学常务副校长 胡敏强

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体制机制创新是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重要保障。当前,主要应从科研评价体系、科研组织与管理体系、经费投入与保障体系以及成果转化体系等方面,实现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质量与创新是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的首要标准,并且要提升到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否能够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是否能够服务国家重大现实需求以及是否能够产生促进学术发展的实质性贡献的战略高度。在制定科研评价体系的思想意识和指导原则上,要破除一味追求“科研GDP”的简单做法,倡导质量结合、分类评价和诚信公正的原则。在基础研究上要注重思想高度和学术原创性,要能够做到思想创新、传承文明和推动学科建设;在应用研究上应能够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做党和各级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还要和高校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相结合,和高校的整体学术评价体系建设与学风建设相结合。

二是建立高效的科研组织与管理体系。主要应从三个方面来推动。第一,紧密结合大学制度改革,建立学部、学院与科研管理部门“三位一体”的科研组织体系。随着现代大学制度的逐渐确立,学部、学术委员会等在大学的科研组织、管理与评价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二,探索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如何创新性地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体制改革。应积极探索社会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研究院)、学术特区、开放性研究机构等在未来10年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和发展规律,在时机成熟时推进综合改革与创新试点。第三,要建立高效务实的校、学部(学院)、科研平台多层次科研管理体系。要充分发挥校级科研管理部门的宏观指导与规划协调作用、学部(学院)一级的组织动员与业务指导作用,以及实现具体科研平台的建设落实和成果产出。

三是建立合理的经费投入与保障体系。各高校要在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筹措经费支持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建立合理的经费投入与保障体系。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经费投入上,要避免两种思想倾向。一是避免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不需要钱”的思想倾向,充分认识到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在实地调研、科学实验、学术交流、成果产出与转化等方面同样需要较大经费投入的发展规律,二是要避免重复投入和低效投入的倾向,应加强经费管理,完善规章制度,探索经费投入与使用规律,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应把经费投入与推广应用、科研合作、学科交叉和科研人才培养等相结合。

四是建立全面的成果转化体系。应站在战略高度,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精神的要求,把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同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紧密结合,建立全面的成果转化体系。具体而言,要把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用于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索精神的高级人才,激发广大学生成为各个领域的创新者;要把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同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结合;要把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用于政策研究,为党和国家的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作出贡献;要把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同大力推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相结合,不断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和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教育时论

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教育报》2011年12月9日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题组

■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应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不懈奋斗。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本身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环节,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和重要标志。

■现代教育体系不仅是培养文化人才的重要摇篮,也是传承创新文化的重要基地,是支持文化科技创新、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和任务作了全面研究和部署,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军号。教育担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神圣使命,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大有作为。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在当今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的背景下,党中央专门研究文化改革发展问题,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选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这在客观上要求文化有一个大发展大繁荣。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总体实力和总体水平同经济社会发展、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同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适应。因此,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而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决定》系统回答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走什么路、朝什么目标迈进的方向性、战略性重大问题,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长期战略目标,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开放的“五个坚持”的重要方针,指明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根本性质、根本目的、根本要求和根本动力。这是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认识的又一次理论升华,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必将大大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热情,凝聚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开启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进军。

文化繁荣发展对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极为重要。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以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基础;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很大程度上植根于民众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与忠诚。每逢经济社会振兴时期,往往是文化昌明时期。具有泱泱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生生不息、延绵不绝,关键在于中华文化的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新形势下,“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奋斗,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日益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引起世界广泛关注。但作为发展中人口大国的和平崛起,不仅仅是经济实力增长,更是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只有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才能积极展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改革开放辉煌成就,向世界传播我国祈盼和平发展、建设和谐世界的愿望。只有创造既富有民族优良传统又有鲜明时代特点,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既正视国情现实又放眼未来的文化,以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文化相互借鉴,才能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同时,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教育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自人类文明产生之始,教育也就随之出现。文化对教育具有涵濡熏陶的独特作用,教育思想和理念深深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之中,并随着文化变革发展而不断更新。同时,教育又是传承人类文明的主要途径,是传播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的主体是人,人的发展要靠教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全体国民素质普遍提高,离不开宏大人才队伍有力支撑。因此,现代教育体系不仅是培养文化人才的重要摇篮,也是传承创新文化的重要基地,更是支持文化科技创新、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文化发展与教育发展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密切联系。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本身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环节,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和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文化繁荣发展战略高度出发,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发挥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教育与文化紧密结合,为将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人力资源强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教育的神圣使命和责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战略目标、重大举措以及对教育提出的重点要求和任务部署,对于贯彻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我们需要着力做好以下4个方面工作。

扎实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各项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崇高使命,学校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课堂。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营造全民族良好道德风尚打好基础。积极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广泛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坚定广大师生员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把德育融合到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动员社会各方面关心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特别要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和残疾少年儿童给予更多关爱。在教育系统广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充分发挥高校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优势作用。高等学校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力量,也是传承创新文化的重要载体,应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要通过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努力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作出贡献。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快哲学社会科学转化,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重点承担好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研究项目。大力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力量的整合,重点建设一批具有专业优势的思想库,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信息化建设。

积极主动地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必须把培养各级各类文化人才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鼓励和推动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适应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培养急需文化人才和高层次文化人才后备力量。统筹高等学校参与“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文化名家工程和高端紧缺人才培养计划,开展经常化、多样化、个性化的继续教育,为搭建文化人才终身学习平台提供重要支撑。教育系统要积极主动地为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专业文化工作者服务,为领导干部成为领导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服务,为提高文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服务。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应该积极拓展文化人才开发渠道,为社会文化人才和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各类文化人才、文化活动积极分子提供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

多方位为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服务。学校是分布最为广泛、遍布全国城镇乡村的公共文化机构,应该在发展公共文化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按照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应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动员广大师生在全民阅读、全民健身、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组织高校师生积极参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并成为文化志愿者,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工作。在大中小学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在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过程中,充分发挥城乡社区教育在传承、弘扬优秀文化中的积极作用,推动高等学校参与文化领域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参与文化走出去工程,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多作贡献。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应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不懈奋斗。

从教育系统实际出发学习好贯彻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通过系统学习,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工作对文化建设的贡献,加强对教育系统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全局的责任感、使命感,在深刻认识教育对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上形成高度自觉,在准确把握教育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上形成高度自觉,在积极承担推动教育对繁荣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上形成高度自觉。要以学习宣传贯彻《决定》为动力,同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和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同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结合起来,不断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的教育需求,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

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校是特别能够反映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求的文化共同体,应在学校教育全过程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以文化传承创新为载体,运用教育的文化内涵,使受教育者激发学习兴趣、拓展知识视野、塑造健全人格。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凝聚“文化育人、以文化人”的强大合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教师自觉提高文化素养,努力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教师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直接影响学生的品德养成、个性发展和能力提高。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职业技能、创新意识,而且要有高品位的文化涵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感染学生,引导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教师,就难以承担起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书育人水平的重任。我们应把不断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

因地制宜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文化育人是一个对受教育者潜移默化的体验省悟过程。努力构建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是文化育人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健康向上、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激发师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提升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品位高尚的校园文化,还是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对青少年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影响,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努力营造有利于教书育人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有利于人民群众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良好氛围。

高教2011:哪些理性的声音值得回味

《中国教育报.高教周刊》2011年12月26日

京城一隅,我踏着冬日暖阳走进办公室,在一阵清脆的电话铃声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拿起电话,第三军医大学的一位老师在重庆遥问,能否帮助他找齐“大学精神漫谈”系列的16篇文章,以便珍藏;打开手机,新疆记者站的一位同事发来短信,让我把《高端视点》一篇稿件的电子版发给他,他们教育厅厅长觉得很有价值;启动电脑,甘肃渭源一位读者发来的邮件流露出欣喜之情:“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阐述了非常有见地的主张,实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剂良方……”

自2009年春天创立高教周刊以来,一批承载思想、传递理念的栏目逐渐成长起来。2011年,高教周刊的理念版又有了新面貌,栏目的姿态愈发多样,论说的方式更加多元,理性的声音更加铿锵。而来自不同读者群的阵阵回音,则为思想的动人力量写下了最好的注脚。

那么,思想何以动人?

有些话题宏大华美却容易流于空洞,由于深挖地基,思想大厦得以巍然屹立;有些论题敏感重大却难以有所突破,因为敢于尝试,源于实践的理论于是折服人心;有些问题不容回避却一再老生常谈,只有突破窠臼,才能以新思维引领新探索……

重铸精神与文化之魂

■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对自由的无比热爱,以及对人性的无尽关怀,是大学精神的根本特征。(4月11日5版)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马敏:身处闹市的大学,不能只是钢筋水泥中的绿地,还应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引导社会良好风气的风向标。(8月20日2版)

“中国大学发展所遇到的最大障碍有两个,一是丢心失魂,精神缺失;二是无章可循,未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学者专栏》作者储朝晖一针见血。

今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高等教育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其精神与文化高地的价值和作用已经上升到民族与国家的高度。

中国大学要争创世界一流,精神迷失、文化薄弱则寸步难行。中国要建设文化强国,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不可或缺。

大学应当具备怎样的精神与文化?对此,中国学人应当有自己的思考。正如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所说,我们不必“言必称希腊”。

“中国的一流大学已经前进到了开始摆脱‘跟踪性发展’的追赶战略,转向注重自主创新、特色发展的历史转折点。”这是浙江大学校长杨卫对一流大学建设进程的判断。鉴于此,新时代的大学精神,既不应是西方大学理念的仿制,也不应是儒家书院传统的回归,而应该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精神和文化特征。

面对来自现实社会功利的压力与诱惑,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黄克剑告诫青年学生,一个人应当守住自己生命的重心,把生命的重心放在“求在我者”,即自己的品德、操守及富有创造性的智慧上,这样,你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感到生命失重。这何尝不是对中国大学守住精神重心的告诫?

自诞生之日起,大学就流淌着文化的血液。传承文化、启蒙文化,达到文化的自觉、文化的创新,是大学的本质特征。

面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中国时代”,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说:“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重在对核心价值的导向,重在对新时代、新思想的引领,重在对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在充满变革与竞争的现代社会,大学作为思想和价值的孕育和批判中心,不仅有能力,而且有责任发展人们的理性思考和批判能力。”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曹国永指出。

制度变革为学术开道

■浙江大学校长杨卫:对比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我们发现浙大差距最大的是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1月6日3版)

■美国西北大学工学院教授刘昶:年薪制可以减少对教授的行政干预和指挥棒效应,使教授的工作回归本来意义。(11月28日5版)

2011年,高校制度变革之声引发激烈而深沉的回响——这正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关键之年。

年初,浙江大学自2010年11月开始推行的以“教师岗位分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人事改革,继续引发社会热议:有人扼腕悲叹,也有人鼓掌叫好。

年中,东北大学在考核中未完成聘期目标、越过“红线”(不合格)的几位教师被降级、降薪,一时间被广泛关注,并被视为大学人事制度改革的“破冰”之举。

年底,湖南大学新任校长赵跃宇郑重承诺:在校长任期内,不申报新科研课题,不新带研究生。这一挑战“潜规则”的新规能否成为高校的普遍制度?人们期待重重。

质疑、赞许、批评、期待……众目睽睽的背后,是人们对大学制度变革的格外关注。

制度之善恶关乎大学之存亡兴衰。如何在古老的中国土地上培植出现代大学制度的新树?如何通过制度变革为教学铺路、为学术开道?

深刻的思想来源于扎实的实践。作为高校制度改革的主要设计者、领导者和参与者,一些大学书记、校长的分析鞭辟入里。

“高校人事管理制度下‘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问题已经逐步成为制约高等学校发展的典型桎梏。”东北大学校长丁烈云指出,“优胜劣汰”机制的建立,一直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难点,也是广大高校在积极探索的一项艰深命题。

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建立健全大学章程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之一。吉林大学于2005年12月制定出台《吉林大学章程》,引起社会各个方面的广泛关注,带动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到建立健全大学章程的行列中。吉林大学党委书记陈德文指出:“大学章程是规划校园秩序的‘组织法’,是师生员工的‘权利法’,是学校面向社会的‘宣言书’。”

大学本质上是个学术共同体。然而,过去的高校学术组织,包括学术委员会,其主要功能局限于学术咨询,在学校的学术事务决策中并无太多的话语权,更谈不上发挥决策功能。西南交通大学校长陈春阳认为:“要以加强学校和学院两级学术组织建设作为强化学术权力的切入点,增强学术组织成员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建立切实有效的学术组织运行机制。”

回到原点方可造就人才

■李嘉诚:无论在言谈、许诺及设定目标各方面,我都慎思和严守纪律,一定不能给人骄惰、脆弱和依赖的印象。(7月11日5版)

■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我们现在太看重论文,而对我们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课堂。(6月13日5版)

今年12月11日,钱学森诞辰100周年,成为社会各界纪念这位伟大科学家的时光舞台。“纪念一位伟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将他的思想传承下去。”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如是说。

在教育界,围绕“钱学森之问”的讨论再掀波澜。

一位对创新人才培养思考不辍的大学教师在《“钱之问”与“钱之解”》中说道:“钱之问”也好,“钱之解”也罢,其实都指向同一个基本问题——如何克服教育现实困境,剥除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做法,从而回归教育原点看问题,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撇开枝节、拨开浮云,直接回到教育原点。

而所谓教育原点,就是教育的内在目的和人才成长的真实规律。

何谓人才,何以成才?“做自己喜欢而擅长的事”,“永远用自己的脑袋思考”——作客《一周新话》栏目的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用最质朴简单的语言讲出了切身的体悟。

在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下,不少高校管理者的见解深刻独到,许多师生的想法富于理性,社会普通民众的呼声也不乏洞见。

“即使社会浮躁,我们的大学老师也不能浮躁、不能世俗,我们从事的教育更不能浮躁、不能世俗。”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强调“老师才是我们的第一身份”,因为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我校本科生教育改革的首要之举,就是在取消所有转专业的门槛,并且可以多次申请转专业。”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在进行了全局性和细致化的思考之后这样强调。

对照国外的优秀大学,我国大学的“严进宽出”已经受到了有识之士的批评。当华中科技大学今年本科毕业率90%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时,北京大学教授卢晓东指出:“只有当90%甚至80%的毕业率不再成为新闻,而‘清考’和95%以上的毕业率反而成为新闻之时,我们的高等教育质量才能让社会放心!”

以提高培养质量为航向,今年北大清华博士招生试行申请制。南京大学学生陶涛撰文指出:“申请制本身并不能明显提高博士培养质量,所以必须要和淘汰制组合使用。申请制是排头兵,淘汰制是保驾护航的,都很重要。”同样围绕博士培养,北京读者任国征通过对德国如何培养博士进行分析,为我国的博士教育提出宝贵建议:“选题自由而慎重,论文严格而规范,口试细致而灵活,培养求真而诚实。”

康德说,人是目的。围绕人的命题总是最难解的——从认识人到培养人。尽管如此,人类的探寻与追问却从未停止,大学内外理性的声音也从未间断……

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光明日报》2011年12月14日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内在的一致性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文化发展繁荣共同面临的重大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前者与后者是“魂”与“体”的关系,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正向的互动性。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根本、生命之魂和精神旗帜。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就会迷失方向,甚至滑入“西化”陷阱。这是因为,当前国内外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异常纷杂,各种思潮制约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从当今世界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不同文化思想的意识形态直接或隐秘地渗透于我们周围,“西强我弱”的局面没有改变。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不良思想文化侵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主动权。从目前国内来看,伴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深刻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多样与多变的趋势,这对于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使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艰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就核心价值体系对文化发展繁荣的影响来说:其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首要前提。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才能剔除各种文化糟粕,为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明方向,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科学的方法论。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确立了总体奋斗目标。只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应对社会多元价值观的新挑战,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也才能不断满足全国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要,从而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打下牢固的思想文化基础。其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全国各族人民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核。只有广泛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才能在全民族形成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和精神力量,才能提升我国文化发展繁荣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从而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其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也是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只有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广泛开展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传播教育,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才能有新的精神风貌。

第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各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各展其长、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主旋律文化得到普遍认同与发展,不断支持社会健康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在各种交流与比较中互相融合与促进;先进文化的表现方式方法和文化高科技隐喻着先进有益的价值观,文化工作者用百花齐放和又好又多的文化作品充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精神需要;我国文化软实力大幅度增强,文化国际话语权明显提升。应当认识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必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其缘由在于,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土壤和重要载体,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就难以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就文化发展繁荣对于进一步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作用来说:一是先进文化和主流文化得到认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正确方向得以确保,并丰富和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层面的引领作用。二是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可在文化领域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感召力,有益于中华民族共同理想的践行。三是健康文化被普及、落后文化被改造、腐朽文化被抵制,自觉地把个人的价值追求融入民族振兴与时代前进的伟大实践中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落到实处。四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使文明的人生观和伦理道德观被广泛认同,并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途径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握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文化发展繁荣的本质要求和内在机制。在引领理念、引领路径、引领方式方法等方面上,要着力创新探索,真正实现让广大干部群众入心进脑见行动,并成为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锋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自觉推动者。具体途径如下: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进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于文化发展繁荣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广大干部群众与青年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的价值理念。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真渗透到广大干部培训的课堂和大中小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相关专业课教学之中,体现于各类学校培训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坚定广大干部群众的理想信念,培养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尤其是各种文化单位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到日常生活与宣传报道之中,以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发展繁荣的舆论强势。

要大力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底蕴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无断层特性,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必须始终保持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自信心,坚持以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根基,深入挖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外来健康有益文化为补充,吸收借鉴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长处,并善于从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新鲜养分,大力发展繁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话语的社会主义优秀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

要努力提高党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文化发展繁荣的工作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各级党组织要积极掌握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动权。调查资料表明,哪些地区和单位党组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领导权和主动权被弱化,哪里的思想文化氛围和工作就会出现问题,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以及庸俗、低俗、媚俗、恶俗等不良现象就会流行。因此,要特别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理论建设,从组织上确保文化、传媒、教育和社科研究等部门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要重视学术思想的传播,为我国学术思想走出去创造更多的机会与平台,以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学术思想的大发展大繁荣。我国要提升文化软实力,仅仅重视一般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输出是不够的,必须加大文化各个层面和领域走出去的力度,参与国际文化话语权的多面博弈,尤其是要注重作为高端层次的学术思想走出去,逐渐掌握国际学术思想的话语权,彰显我国文化在世界思想文化中的积极作用。

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构建和完善引领文化发展繁荣的体制机制。在文化投资和供给、文化需求和消费、文化劳动和报酬、文化商品和产品、文化市场和价格、文化事业和产业等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上,要树立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理念、科学的文化发展繁荣理念和文化经济学理念,探索文化发展和文化经济发展的有效体制机制,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引领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过程中生根开花结果。通过健全和完善引领文化发展繁荣的机制体制,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塑造文化领域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市场格局,以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成果,促进社会主义文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要加大综合治理腐败力度,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发展繁荣对人民群众的感召力和亲和力。腐败现象严重地败坏着党和国家的声誉,危及到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引起广大干部和群众的不满。反腐败工作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发展繁荣的成效。因此,要强化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政策,将预防腐败与惩治腐败相结合,从制度上解决权力制约和监督问题。特别是要改进党内监督、舆论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依法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机制,通过体制机制变革铲除腐败行为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从而增强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发展繁荣的积极性。

要走共同富裕之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发展繁荣奠定牢固的经济基础。当前,财产和收入的不断分化导致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出现,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影响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发展繁荣的认同。因此,必须认真落实邓小平关于在两个世纪之交要把解决贫富分化、实现共同富裕问题提到议事日程的精神,从加强和巩固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所有制结构基本经济制度和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源头上加以扭转。(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程恩富、冯颜利)

文化强国与大学使命

《中国教育报》2011年12月20日

石河子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夏文斌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赋予了大学新的文化使命,对大学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大学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神圣使命

大学是学术文化的圣地,推进文化的传承创新是大学的天职。大学的各项工作,是贯彻着特定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的文化活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建立100多年来,大学一直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大学义不容辞地肩负着文化教育、文化研究、文化服务、文化交流的功能。

大学是文化教育的战略高地。人才是文化建设的第一资源和第一驱动。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文化水平,最重要的是要看这个国家、这个时代能不能产生和能产生什么量级的文化大师、文化大家和文化名家。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渠道,理应成为培养文化建设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公民的文化教育基地。

大学是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建设文化强国,思想理论的引领是首要任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是源头活水。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思想理论建设的强大依托。大学聚集了我国80%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特别是拥有一批在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具有很高声誉的名师名家,理应成为传承文明、创新理论、激浊扬清、引领思潮的文化研究基地。

大学是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建设文化强国,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对文化创作生产的引导是基本路径,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是重要要求。大学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显著,理应成为为全党全社会文化建设出谋划策、提供学术支持的文化服务基地。

大学是文化交流的桥梁纽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但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话语权仍然较弱。近年来,党和国家将塑造良好国家形象、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中外文化交流不断扩大。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密集,理应成为努力塑造中国形象、推广中华文化的文化交流基地。

大学服务文化强国建设的着力点

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征程上更加自觉地肩负起高校的文化使命,关键在于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新思路、新任务与大学文化教育、文化研究、文化服务、文化交流的功能相结合,与大学自身的精神传统和办学特色相结合。

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大学文化的根本任务应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真正在大学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就必须从高校师生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发挥高校学术优势,从学术理论层面上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广大师生深切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当代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激活广大师生文化创造力的过程,就是一个丰富大学文化的过程。

全面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文化改革发展的思想理论依托。要把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国家文化力量的重要根基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性资源,进一步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以理论创新为根本目标,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不断推出代表国家水准、具有世界影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秀成果。

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坚持用全面、辩证、发展的观点认识祖国传统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维护文化多样性。

找准服务社会发展的基本定位。服务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求是大学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应有之义。要从大学实际出发,找准服务国家和社会文化发展需求的着力点,特别是在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战略规划、设施路径、人才支撑上发挥大学的作用,努力成为国家经济社会文化改革发展的“智囊团”,成为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促进文化形态创新的“孵化器”。

发挥大学的文化引领作用。大学精神是社会文化的精华和社会成员共有的精神财富。要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作为大学精神的根本所在,总结凝炼大学自身的精神传承和文化风格,更好地发挥大学精神教育师生、影响社会的积极作用。

提高大学文化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文化建设是一项政治性、艺术性较强的工作,大学文化建设又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化形态的鲜明特点,必须始终坚持导向性,深入把握规律性,努力体现科学性,正确处理几个重要关系。

正确处理一元与多样的关系。一元是指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指导思想规定文化的价值倾向和前进方向,不能动摇,不能多样化,否则文化建设就会偏离正确方向。多样是指多样文化形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多层次、个性化的,社会文化形态也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对大学而言,要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学科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关系;科学区分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尊重师生的思想个性和思想选择。在差异中求共识,在多元多样中立主导。

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文化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推进文化创新是文化传承的目的,文化发展常常受到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大学文化建设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学习、打好知识根底,建立学术规范、加强基础研究,又要大力发扬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精神。

正确处理民族与世界的关系。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观念,深入回答了文化建设应当走什么路、朝什么目标迈进。高校要深刻学习领会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观点,既要有基于民族立场的高度文化自觉,又要有海纳百川、协和万邦的气度胸怀,促进不同学科、不同学派、不同观点的学者对话交流,形成文化和谐的发展局面。

正确处理大学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实践是大学学术思想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形态是大学文化发展的“富矿”。大学文化建设只有深入联系社会实践,深入研究各类社会文化形态,才能获得取之不竭的灵感、养分和动力。同时,大学文化与大众文化等其他社会文化形态又有所不同,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精华。高校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大学作为高端学术教育机构的文化品格和文化水平,在以社会生活为文化发展源泉、以人民群众为师的基础上,努力肩负起文化批评、文化提升、文化引领的使命,提倡高雅、尊重通俗、反对庸俗。

建设文化强国既是大学的使命和责任,更是大学拓展办学资源、加快改革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大学要牢牢把握建设文化强国带来的发展机遇,把自身的发展深深地融入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和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之中,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

宁夏大学新闻网 | 宁夏大学报 | 博亚论坛

版权所有:宁夏大学党委宣传部